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自然科學生物科學植物學

植物學

植物學

定 價:¥69.00

作 者: 楊曉紅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030588401 出版時間: 2019-03-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278 字數:  

內容簡介

  《植物學》主要由五章組成。第一章為細胞和組織,從細胞的發(fā)現、細胞學說的建立開始,講述了細胞的形態(tài)結構和生命活動規(guī)律,不同組織結構、功能及聯系;第二章為被子植物營養(yǎng)器官的發(fā)育、結構與功能,重點講述了根、莖、葉的形態(tài)結構、發(fā)育規(guī)律、結構整體性、功能協調性和對環(huán)境的適應性;第三章為被子植物生殖器官的發(fā)育、結構與功能,主要講述了花、果實和種子的形態(tài)建成、傳粉受精和傳播;第四章為植物界的基本類群,依據植物從低級向高級的進化順序,主要講述了藻類、菌類、地衣、苔蘚、蕨類、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生活史; 第五章為被子植物分類簡介,介紹了被子植物11亞綱50科的主要特征和識別要點。

作者簡介

暫缺《植物學》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目錄
前言
緒論 1
0.1 生物分界研究發(fā)展簡況 1
0.1.1 二界分類系統的提出及其重大意義 1
0.1.2 三界分類系統 1
0.1.3 四界分類系統 1
0.1.4 五界分類系統 2
0.1.5 六界分類系統 3
0.2 我國豐富的植物資源 3
0.3 植物學研究簡史與進展 4
0.4 植物在環(huán)境保護中的作用 5
0.5 植物與人類的關系及其應用 6
0.6 學習植物學的曰的和方法 6
0.6.1 學習植物學的目的 6
0.6.2 學習植物學的方法 6
參考文獻 7
第1章 細胞和組織 8
引言 8
1.1 細胞的發(fā)現 8
1.2 細胞學說的主要內容 9
1.3 植物細胞的形態(tài)與基本結構 10
1.3.1 植物細胞的形狀和大小 10
1.3.2 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和功能 10
1.4 植物細胞的分裂 22
1.4.1 無絲分裂 22
1.4.2 有絲分裂 22
1.4.3 減數分裂 25
1.5 植物細胞的生長、分化和全能性 28
1.5.1 細胞生長 28
1.5.2 細胞分化 28
1.5.3 植物細胞分化的基本現象 30
1.5.4 植物細胞全能性與細胞工程 31
1.6 植物細胞的衰亡 32
1.6.1 細胞的衰老 32
1.6.2 細胞的死亡 32
1.7 植物組織 32
1.7.1 植物組織及其形成 32
1.7.2 植物組織分類 33
1.8 組織系統 44
1.8.1 皮組織系統 44
1.8.2 維管組織系統 44
1.8.3 基本組織系統 45
本章小結 45
思考題 47
參考文獻 48
第2章 被子植物營養(yǎng)器官的發(fā)育、結構與功能 49
引言 49
2.1 根的形態(tài)結構與發(fā)育 49
2.1.1 根的生理功能和基本形態(tài) 49
2.1.2 根的類型 50
2.1.3 根尖的分區(qū)及其生長動態(tài) 51
2.1.4 根的初生生長與初生結構 53
2.1.5 側根的發(fā)生及形成 57
2.1.6 根的次生生長與次生結構 58
2.1.7 根瘤與菌根 60
2.1.8 根系特性與農業(yè)生產的關系 62
2.2 莖的形態(tài)結構與發(fā)育 63
2.2.1 莖的生理功能、形態(tài)特征及其生長習性 63
2.2.2 構 65
2.2.3 莖的伸長——莖的初生生長與初生結構 67
2.2.4 莖的增粗生長 69
2.3 葉的形態(tài)結構與發(fā)育 ” 76
2.3.1 葉的生理功能 76
2.3.2 葉的組成和形態(tài) 76
2.3.3 葉的發(fā)生和生長 80
2.3.4 葉的結構 81
2.3.5 葉的衰老與脫落 87
2.3.6 葉的生長特性與農業(yè)生產的關系 88
2.4 營養(yǎng)器官整體性、統一性和適應性 89
2.4.1 營養(yǎng)器官的整體性 89
2.4.2 營養(yǎng)器官問的功能協同性 91
2.4.3 營養(yǎng)器官對環(huán)境的適應性 91
2.4.4 營養(yǎng)器官的變態(tài) 94
2.4.5 同功器官與同源器官 99
本章小結 100
思考題 101
參考文獻 102
第3章 被子植物生殖器官的發(fā)育、結構與功能 ~103
引言 103
3.1 花 103
3.1.1 花的系統學概念 103
3.1.2 花的基本組成 103
3.1.3 禾本科植物的花 111
3.1.4 花程式和花圖式 111
3.2 花序 112
3.2.1 無限花序 112
3.2.2 有限花序 114
3.3 雄蕊、雌蕊的發(fā)育和結構 114
3.3.1 雄蕊的發(fā)育和結構 1 14
3.3.2 雌蕊的發(fā)育和結構 118
3.4 開花、傳粉與受精 121
3.4.1 開花 121
3.4.2 傳粉 122
3.5 受精 124
3.5.1 花粉粒在柱頭上的萌發(fā) 124
3.5.2 花粉管的生長 125
3.5.3 被子植物的雙受精過程及其生物學意義 126
3.5.4 受精的選擇性 126
3.6 果實和種子 127
3.6.1 種子的發(fā)育、結構與類型 127
3.6.2 果實的發(fā)育、結構和類型 136
3.6.3 果實的脫落 144
3 6 4 果實與種子的傳播 145
3.6.5 種子的蔭發(fā) 146
3.7 幼苗的類型 148
3.7.1 子葉出土的幼苗 148
3 7 2 子葉留土的幼苗 149
3.7.3 子葉兼性留土的幼苗 150
3.8 被子植物的生活史 150
3.8.1 被子植物的生活史過程 150
3.8.2 被子植物的生活史特征 151
本章小結 152
思考題 154
參考文獻 154
第4章 植物界的基本類群 155
引言 155
4.1 藻類植物 155
4.1.1 基本特征 155
4.1.2 繁殖方式 156
4.1.3 分布 156
4.1.4 主要類群 156
4.1.5 生態(tài)和經濟價值 172
4.2 菌類植物 173
4.2.1 基本特征 173
4.2.2 主要類群 174
4.2.3 經濟價值 190
4.3 地衣 190
4.3.1 基本特征 190
4.3.2 形態(tài)結構 191
4.3.3 繁殖 192
4.3.4 主要類群 192
4.3.5 生態(tài)和經濟價值 193
4.4 苔蘚植物 193
4.4.1 基本特征 193
4.4.2 繁殖 194
4.4.3 主要類群 194
4.4.4 生態(tài)和經濟價值 198
4.5 蕨類植物 198
4.5.1 基本特征 198
4.5.2 主要類群 199
4.5.3 經濟價值 205
4.6 裸子植物 205
4.6.1 基本特征 205
4.6.2 主要類群 206
4.6.3 生態(tài)和經濟價值 213
4.7 被子植物 213
本章小結 214
思考題 215
參考文獻 216
第5章 被子植物分類簡介 217
引言 217
5.1 被子植物分類原理 217
5.1.1 被子植物分類系統簡介 217
5.1.2 被子植物的分類原則 219
5.1.3 植物分類的基礎知識 221
5.2 雙子葉植物綱 225
5.2.1 木蘭亞綱 225
5.2.2 金縷梅亞綱 229
5.2.3 石竹亞綱 233
5.2.4 五椏果亞綱 237
5.2.5 薔薇亞綱 241
5.2.6 菊亞綱 251
5.3 單子葉植物綱 264
5.3.1 澤瀉亞綱 264
5.3.2 棕櫚亞綱 265
5.3.3 鴨跖草亞綱 267
5.3.4 姜亞綱 271
5.3.5 百合亞綱 273
本章小結 277
思考題 277
參考文獻 278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