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文創(chuàng)時代文學如何回應——王杰教授訪談錄
部分文藝美學研究
新時期現代寫作文化建設中的學術爭鳴與發(fā)展 杜福磊
論法律文書價值的沖突與平衡 王長江
中國古代知類文化與文體分類 王章才
老子的《道德經》及其文章觀 張同欽
論詩的禪趣美 陳世杰
記憶危機:“藝術終結”的一種預兆—— 兼論文學記憶研究的現實必要性 沙家強
“妙悟”的審美特征 李瑩
約瑟夫·坎貝爾神話理論述評 羅濤
《文心雕龍》“神”論 桓曉虹
論葉燮《原詩》中的“神明” 崔花艷
《修道士》與《百年孤獨》的黑色美學特征比較 姚萌萌
杜威美學中一個容易被誤解的概念——“an experience”的內涵及其審美意義 魏華
女性與自然:如何“被現代”的文學林丹婭 張欣杰
《金瓶梅》的政治學底蘊和經濟學價值 徐繼忠
新時期以來兒童敘述的主題研究 齊亞敏
武則天情詩《如意娘》寫作時間探析 司海迪
茅盾筆下民族資本家形象的悲劇命運——以《子夜》為中心 孫泰然
回憶的荒涼與歸鄉(xiāng)的無望——《二十四城記》《出梁莊記》合論 馬春光
疲憊地獨舞:石評梅文學創(chuàng)作特質論 買琳芳
第二部分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研究
生存哲學視野下孔子與老子喪葬祭祀觀之比較 沙家強
漢語方言“沒1”類和“沒2”類否定詞之間的形式關系 陳芙
劉昌與《中州名賢文表》考論 鐘彥飛
蘇轍《道德真經注》“心性說”探微 楊晴
《莊子》“技”“道”關系之辨正 劉曉燕
“郵,驛名”訓釋辨正——《孟子注疏》的一個誤字和誤讀 魏慶彬
以《觀卦》辨析《論語》的“觀” 趙華
“理”中尋趣——朱子“理趣詩”及其理學內蘊 薛子平
近代“中華民族”觀念的階段性嬗變及其理論建構 王新立
論抗戰(zhàn)時期老舍對傳統“忠君”思想的改造利用——以京劇為媒介 劉亞美
祀孔與立學:宋濂“天子立學之法”與孔子圣師地位論爭 張彥聰
道教神仙思想與韓國漢文小說的“仙遇”主題 王雅靜
第三部分文化產業(yè)發(fā)展研究
創(chuàng)意時代新媒體內容生產的變革與創(chuàng)新 方雪琴
我國特色文化產品區(qū)域品牌營銷機制構建研究 蔣洛丹
出版上市企業(yè)投融資關系研究 李瑞
國外財政扶持出版數字化轉型的問題與啟示 王萌
康百萬莊園雕刻藝術及其文化內涵探析 張玉寒
貨幣·距離·藝術 謝朝坤
張之洞工藝思想探析 劉娟娟
旅游演藝品牌的營銷策略研究——以《禪宗少林·音樂大典》為例 許結結等
??h泥咕咕特色文化產業(yè)發(fā)展現狀調研報告 吳琪等
第四部分管理美學研究
對話:尋找文學、美學與管理學的對接點蔡樹堂 沙家強
管理美學論綱 沙家強
管理中人性思想的演變與精神管理的導出齊善鴻 李培林
研發(fā)人員激勵制度對企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能力影響程度的實證研究——以科技型中小企業(yè)為例 蔡樹堂
新員工融入企業(yè)共同體的進路 王義忠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