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價:¥65.00
作 者: | 牛建宏 著 |
出版社: | 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 |
叢編項: | |
標 簽: | 暫缺 |
ISBN: | 9787112216505 | 出版時間: | 2018-04-01 | 包裝: | |
開本: | 16 | 頁數(shù): | 字數(shù): |
前言
第一講『大腳』美學和海綿哲學
中國的城市病了
『小腳』的價值觀和審美觀
我們要偶導『大腳』美學
理解海綿的哲學,建設海綿的城市
第二講與水為友,彈性適應
為什么要建500年一遇的防洪堤呢?
漂浮的花園:『與洪水為友』
彈性適應:讓公園成為城市名片
第三講充分利用雨水讓土地回歸豐產(chǎn)
桃花源里可耕田:豐產(chǎn)才是美麗的
收集雨水,成就稻田校園
海綿設計下的都市農業(yè)
第四講最少干預,滿足最大需求
以最少干預來尊重自然系統(tǒng)的偉大
『綠蔭里的紅飄帶』:藝術與生態(tài)簡約主義的結合
最少干預下的水彈性濕地公園
第五講讓自然做功,營造最美景觀
將『灰色』變綠,讓自然走向自我演替和健康運行
讓自然做功:建立適應性調色板
第六講生態(tài)凈化,變劣水為清流
『作為生命系統(tǒng)的景觀』——新的水凈化方法和新的生態(tài)化防洪設計
從郊外魚塘到城市海綿
第七講消納—減速—適應,系統(tǒng)集成、綜合治理
消納:就地調節(jié)水旱,不轉嫁異地
減速:就地留下雨水
適應:化對抗為和諧共生
系統(tǒng)集成,綜合治理
第八講建立海綿系統(tǒng)是個『掙錢的買賣』
建設海綿城市并不一定都是高昂投入
建海綿城市有長遠的生態(tài)效益和經(jīng)濟效益
第九講借鑒農民智慧,建設海綿城市
什么是『農民的智慧』?
『思如國君,行若農夫』,推動海綿城市建設
第十講海綿細胞,從家做起
利用雨水,打造生態(tài)住家
節(jié)能和改善環(huán)境的雙收益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