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8.03”魯甸地震外傷患者的社會心理干預研究成果,研究者從災后第三日起,直至災后18個月,對因災致傷的住院患者進行社會心理干預和持續(xù)追蹤評估。從醫(yī)院康復到社區(qū)追蹤,以翔實的第一手資料和數據分析,展示了社會心理干預過程與效果評價,是國內第一本醫(yī)務社會工作介入災害心理救援的專著。本書梳理了災后心理救援的相關文獻,結合災后救援的特點及災后幸存者的身心反應特征,總結了災后社會工作介入心理救援的方法與內容。全書共分六章,各章具體內容如下:第一章為導論,介紹了研究緣起、災難與應激、理論視角與研究方法;第二章主要闡述了醫(yī)務社會工作介入魯甸震后傷員的心理急救;第三章介紹的是醫(yī)務社會工作介入魯甸震后傷員的社會心理干預;第四章是魯甸震后傷員的心理復原力研究;第五章是災后幸存者喪失與哀傷歷程研究;第六章闡述的是災后心理救援的新視角。本書圍繞災后社會心理干預這個主題,較為系統(tǒng)地總結了醫(yī)務社會工作如何在災難后對精神疾患高危人群——地震傷員這一群體開展心理救援和社會心理干預的經驗,進而拋磚引玉,引發(fā)我們對災害醫(yī)務社會工作的思考,以及探索災后心理救援的新視角。對于國內外災害社會工作的研究,并推動醫(yī)務社會工作的本土化進程具有一定的借鑒和啟示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