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
一、問題提出及研究目的
二、主要概念的界定
三、研究方法及寫作思路
第一章 基本理論問題
第一節(jié) 應收款債權的擔保架構問題
一、一元論或者功能主義及其評析
二、我國未來的取向:形式主義的多元化
三、形式主義多元的法理基礎:私法自治
第二節(jié) 應收款債權作為擔??腕w的可能性
一、權利客體的概念及層次
二、應收款債權為第二或第三順位客體
三、應收款債權作為擔??腕w的適格性
四、未來債權的可讓與性
第三節(jié) 應收款債權的具體范疇、擔保限度及途徑
一、應收款債權作為擔??腕w的范疇
二、應收款債權作為擔??腕w的限度
三、應收款債權用作擔保的可能途徑
第二章 應收款債權的質押擔保
第一節(jié) 應收款債權質押的設立
一、質押合同的訂立
二、普通應收款債權質押的通知公示
三、交付債權證書的效力考察
四、應收賬款之設質公示
第二節(jié) 應收款債權質權的效力
一、應收款債權質權的效力范圍
二、應收款債權質權的法律效力
三、留置及其他效力問題
第三節(jié) 應收款債權質權的實現(xiàn)
一、實現(xiàn)方式
二、實現(xiàn)質權的三種情形
三、實現(xiàn)次序
第四節(jié) 應收賬款質押規(guī)則的實務取向分析
一、典型案例描述
二、典型案例評析
第三章 應收款債權的讓與擔保
第一節(jié) 讓與擔保的一般性問題
一、概念與非典型性
二、制度正當性的學術論證
三、論述的起點和意義
第二節(jié) 應收款債權讓與擔保的設定
一、一般設定要素
二、擔保成立與對抗要件
三、集合債權的特殊問題
第三節(jié) 應收款債權讓與擔保的效力
一、債權讓與擔保效力模式的古法溯源
二、債權讓與擔保效力模式的比較法考察
三、債權讓與擔保的內部與外部效力
第四節(jié) 我國應收款債權讓與擔保的現(xiàn)實基礎與制度模式
一、我國采納應收款債權讓與擔保的現(xiàn)實基礎
二、應收款債權讓與擔保的應然制度模式
第四章 應收款債權的抵押擔保
第一節(jié) 引論
一、地域限制與概念澄清
二、我國的浮動抵押:制度與學說
第二節(jié) 比較法探討:英國的賬債抵押
一、賬債抵押的簡要沿革
二、賬債抵押的浮動與固定
三、賬債抵押的設立與效力
四、賬債抵押權實現(xiàn)的一般規(guī)則
五、賬債抵押權實現(xiàn)的優(yōu)先順位
六、優(yōu)先順位特殊規(guī)則:債權從屬
第三節(jié) 結語
一、動產抵押與應收款債權抵押
二、應收款債權抵押與法律變革
結論
一、應收款債權擔保體系的理論建構
二、應收款債權擔保體系的理論支撐
三、民事與商事分離又統(tǒng)一的設想
四、應收款債權擔保制度的生成機制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