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的陳仕儒、曹維瓊兩先生策劃,陳仕儒先生主編的《儒學簡史》、《儒學要義》兩本書,近日即將出版。兩書以“傳承與弘揚儒學,教化與開啟新風”為宗旨,志在推動儒學的普及。這是令人欣慰并且很有意義的一件事情。近些年來,儒學已日漸引起人們的重視。學術界產生了不少成果,從各個方面、各個角度對儒學進行了深入的梳理和研究。同時,儒學的普及工作也得到了廣泛的開展。以目前的態(tài)勢看來,前者已取得十分豐厚的積累,后者則還需進一步加強。這不單關乎儒學普及工作的力度、策略等諸多方面,更重要的是我們需要精品來支撐儒學的普及工作。陳仕儒先生主持并聯(lián)合貴陽和北京兩地的學者,共同參與,編成這兩本書,為儒學的普及工作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范例?!度鍖W簡史》主要是將儒學的歷史劃分為三個大的時間段:先秦至唐時期,宋元明清時期,近現(xiàn)代時期。在每個時期內部,則是以人物為綱予以介紹;每個人物之下。又分列人物簡介、名言名句、主要成就、地位和影響等幾個方面,眉次清晰,線索分明,頗便讀者理解。當然,關于儒學的分期,學術界的看法并不十分統(tǒng)一,可以進一步討論。此書分為三期,亦自有理據。《儒學要義》則精選儒學發(fā)展中的十個基本觀念進行專題式梳理。這在儒學的專門著作中亦不多見,一方面是由于觀念、思想和理論形態(tài)的梳理工作不太容易,學界對此是有共識的;另一方面原因則是關于儒學的基本觀念,目前尚未有統(tǒng)一的說法。以這樣的方式來編寫普及書籍,應該說是一種難得的嘗試??梢钥闯?,此書設立的十個專題,參照了我的一些思考。這些思考當然不是什么定論,可能只是一家之言。那么,此書所呈現(xiàn)的內容,也可以算作一次可貴的嘗試。總的來看,這兩本書內容各有側重,風格各具特色,具有很強的互補性。而且,論述得當,文字流暢,不僅能將相關的研究熔鑄其中,有些地方還表現(xiàn)著學術上的新意,充分體現(xiàn)出普及讀物的品格。貴陽地區(qū)是儒學大師王陽明悟道、傳道的重要場所,在陽明心學的構建、傳播與研究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作用與意義。如今,貴陽方面的同志不僅組織策劃儒學的相關書籍,而且建造“孔學堂”,通過多種方式與途徑致力于儒學的推廣與普及工作,相信在將來可以為大家提供儒學精品,為整個儒學的傳承與發(fā)展作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