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大學管理改革/ 1
一、改革釋義/ 1
二、韋鈺的兩次考察/ 5
三、去行政化/ 9
四、兩種權力/ 17
五、平民化,人化/ 21
六、院系設置/ 25
七、變革何時叫改革?/ 29
八、也需要保守嗎?/ 33
九、哲學的意義/ 37
十、辯證邏輯/ 42
十一、一種情懷/ 46
十二、“我們第二”/ 49
十三、哲學與我/ 52
十四、誰管讀書人/ 57
十五、百名博士/ 61
十六、來去自由/ 64
十七、流動合理/ 68
十八、學武訓/ 73
十九、遇挑剔/ 77
二十、大學是什么?/ 80
二十一、慎提“大學現(xiàn)代化”/ 84
二十二、關于“與時俱進”/ 91
二十三、關于“三個面向”/ 97
第二章大學教學改革/ 104
一、教學改革/ 104
二、最好的學生/ 109
三、缺陷與失敗/ 112
四、“五I”闡釋/ 117
五、批判是使命/ 122
六、事關重大/ 125
七、偶然與必然/ 129
八、關于“家”/ 133
九、話語洗滌/ 136
十、需要嘗嘗嗎?/ 139
十一、實際與理論/ 143
十二、公理方法/ 148
十三、我的人學公理/ 151
十四、課程要回歸生活嗎?/ 156
十五、嘹亮與悲壯/ 160
第三章大學觀念變革/ 164
一、哲學的變革/ 164
二、立場·觀點·方法/ 170
三、有用還是無用?/ 175
四、變與不變/ 181
五、學問有幾種?/ 185
六、再論辯證法/ 192
七、“和稀泥”/ 196
八、原則與團結/ 200
九、我的主義/ 203
十、人類與人的發(fā)展史/ 212
十一、教育與哲學/ 216
十二、再論語言問題/ 220
十三、教育改革為哪樁?/ 224
十四、應人教育/ 227
十五、只獎不評/ 231
十六、教育究竟怎么了?/ 235
十七、論我與忘我/ 238
十八、高山頂上/ 244
十九、什么最高?/ 251
二十、創(chuàng)造是什么?/ 255
二十一、學科變革/ 259
二十二、議CIT格言/ 264
二十三、創(chuàng)造路如同改革路/ 268
二十四、靈魂問題/ 273
二十五、教育的憂慮/ 277
二十六、改革帶來了什么?/ 281
二十七、變與不變/ 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