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是吉川英治的dian峰之作,也是中國文化與日本氣質交融的ji致作品。在日本,受《三國》影響的歷史學家、政治家、企業(yè)家、文學家和藝術家不勝枚舉,他們把《三國》奉為歷史巨著、政略大全、商戰(zhàn)寶典和勵志奇書,從中學習歷史文化、成功之道、處事方法、領導理論等。 《三國》系列共五部,這是第二部,內容包括全十卷中的草莽之卷和臣道之卷。 草莽之卷:漢獻帝被迎至許都后,東漢政權在名義上得以保全。相對安穩(wěn)的局面下卻是危機四伏,攻取徐州的呂布、奪得秣陵的孫策、淮南稱帝的袁術、盤據荊襄的劉表,再加上“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列強爭霸的格局已然形成。 臣道之卷:本卷以“臣道”為主線,將三國時期形形色色的“為臣者”呈現出來,先有國舅董承在功臣閣拜受獻帝血詔,試圖聯合朝臣諸侯剿滅曹操,后有太醫(yī)吉平借看病之機下毒,事情敗露仍寧死不屈,最后是關羽面對高官厚祿的誘惑而不忘為臣之本、心系舊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