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是文學體裁的一種,是含有諷喻或明顯教訓意義的故事。它的結構大多簡短,具有故事情節(jié)。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動物,也可以是無生物。多用借喻手法,通過故事借此喻彼,借小喻大,使富有教訓意義的主題或深刻的道理在簡單的故事中體現(xiàn)出來。寓言的主旨在于通過虛構的故事表現(xiàn)作家或人民關于某種生活現(xiàn)象、心理和行為的批評或教訓。寓言原是民間口頭創(chuàng)作,后為文人作家所采用,發(fā)展成為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一種體裁。下面簡要介紹幾則:《斑鳩落網記》講到像斑鳩、老鼠、烏鴉等弱小動物,單獨難以對付像獵人一樣的強者,但通過它們相互協(xié)助合作,充分發(fā)揮自己的特長,便可免遭強敵所害。 《猴子與雄龜》講到雄龜偏聽猴子的心可醫(yī)妻子之病,便想要猴子的心。當猴子坐在龜背上已經到了江心,雄龜聽到猴子說“我們這一類出門總是把心放在家里”,隨即送猴子回家。猴子遇險,機警聰慧,救己一命;蠢材雄龜,泄露天機,一無所得。 《國王與芳澤鳥》講到王子弄死芳澤鳥的雛鳥,芳澤鳥啄瞎王子的眼睛。國王假意招呼芳澤鳥入宮,遭斷然拒絕。這個故事比喻害子之仇,結成宿敵,不能和解,免付慘痛代價。 《鴿子、狐貍與蒼鷺》比喻旁觀者清、當事者昏。 短短的寓言故事,讀來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