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藝術藝術理論藝術理論與空間實踐

藝術理論與空間實踐

藝術理論與空間實踐

定 價:¥71.00

作 者: 童強 著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南京大學藝術理論文叢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301302132 出版時間: 2019-02-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開 頁數: 376 字數:  

內容簡介

  《藝術理論與空間實踐》集中討論了藝術與空間這兩個既相區(qū)別又相聯(lián)系的實踐領域的變革創(chuàng)新可能性。全書大體上在一個時間與歷史的脈絡中,集中討論作為共同體藝術的古代禮樂以及現代城市景觀的諸多藝術特征以及功能。不僅闡發(fā)中國傳統(tǒng)思想史上道、理、禮樂等重要概念以及相應的空間實踐形式,探討共同體藝術對后世藝術形態(tài)以及士人群體精神性的影響,而且還討論了藝術與空間這兩個既相區(qū)別又相聯(lián)系的實踐領域開拓的可能性?!椤澳暇┐髮W藝術理論文叢”一種。

作者簡介

  童強,文學博士,南京大學藝術研究院教授,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級研究院兼職研究員。主要從事中國古代藝術理論及空間思想史研究,主持國家及教育部社科項目多項。主編《藝術理論基本文獻·中國古代卷》,主要著作有《空間哲學》《嵇康評傳》等。

圖書目錄

目錄
導論
第一章 共同體與共同體藝術
1. 文藝復興
2. 藝術家職業(yè)化
3. 浪漫主義
4. 我們所接受的藝術定義
5. 共同體藝術
第二章 中國藝術理論的起源
一 道與理
1. 道
2. 事物之理
3. 魏晉玄理
二 道的體驗與神秘主義
1. 體驗方式
2. 與道合一
三 藝術作為通向道的路徑
1. 工具與機器
2. 大地與世界
3. 不確定性
4. 身體性:與道合一
第三章 作為藝術的儀式
一 禮儀的符號構成
1. 符號與編碼
2. 編碼基礎
3. 儀式與共同在場
二 儀式的理性化
1. 儀式的改造
2. 理性化運動
三 禮樂的藝術精神
1. 教化理論
2. 禮樂的衰落
3. 禮樂精神的公共性
第四章 共同體藝術傳統(tǒng)中的士儒
一 儒學與科舉
1. 儒學的興起
2. 科舉制度
二 官僚與藝術家
1. 士人的身份意識
2. 士人的藝術創(chuàng)作
3. 士人藝術的局限
三 士人藝術的特征
1. 作為生活整體的藝術
2. 傳統(tǒng)藝術理論的特征
第五章 從共同體到現代
一 空間語義
1. 空間語義的生產
2. 擁擠是空間再生產的條件
二 主體的生存空間
1. 從農田到車間
2. 職位:空間與操作
3. 主體:可售的操作
4. 主體關系:空間索引與操作關系
三 現代視覺狀況
1. 傳統(tǒng)的視覺規(guī)訓
2. 傳統(tǒng)視覺形象
3. 視覺化觀看
第六章 共同體的現代景觀
一 從共同體到共同體象征
1. 傳統(tǒng)城市街頭
2. 景觀與生活的分離
3. 共同體象征
二 景觀變遷的動力
1. 復制新奇
2. 景觀消費
3. 夢幻景觀
4. 生產方式與景觀變遷
三 景觀中的共同體
1. 景觀生產中的權力
2. 景觀的視覺性
3. 景觀的視點
四 景觀美學
1. 權力與感性
2. 文化句法
3. 生活寫入景觀
4. 失守空間的路標
第七章 縫隙與共同體藝術
一 縫隙空間
1. 空間縫隙化
2. 縫隙化生存
二 縫隙化空間分析
1. 趨中心性
2. 縫隙的復雜地形
3. 縫隙空間社會學
4. 挪用、滲透
三 共同體與縫隙空間
1. 占領與政治
2. “占領區(qū)”的景觀特征
3. 革命的困境
結語:最低限度空間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