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晚唐政治史研究在過去十多年經歷了突飛猛進的發(fā)展,已成為中古史研究中*令人矚目的焦點之一。這其中,包括大量中晚唐墓志在內的新出石刻資料的刊布與整理,無疑是推動其發(fā)展的重要外因。而新世紀以降,中古學界對“唐宋變革”這一命題的重新關注,以及學界自身逐漸意識到的亟待改變的重前輕后的唐史研究時段的不平衡,也很大程度地激發(fā)了學者對中晚唐的重新認識和深入考察。本書以其別開生面的研究方法和高屋建瓴的研究格局,直接推動了學界對這一領域的重視,學術價值極高。布羅代爾認為,“在談到各個帝國和它們的興衰的時侯,也許應該注意到促使這些國家誕生的命運,也就是說,不要混淆時期,不要過早去察覺那些與日俱增后來變得強大的事物的巨大威勢,也不要過早去預示那些隨著歲月流逝后來不再強大的事物的衰落”,中晚唐在中國歷史上的特殊之處便在于這是長達兩個半世紀緩慢的“衰落”,甚至可以略帶夸張地說將這一過程描述為“衰落”是后世史家提供的刻板印象。本書的討論雖仍集矢于唐廷與藩鎮(zhèn)這一舊議題,但觀察的角度力求與前人有所不同,嘗試從政治的動態(tài)演變與藩鎮(zhèn)內部的變遷入手,考索中晚唐政治運作中的慣例與默契。作者熟練運用新出石刻資料,并與傳世文獻融會貫通,在個案研究的基礎上,勾勒與以往稍具不同的歷史演進線索,推陳出新,別開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