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學源流之概觀》是余紹宋在1926年5月6日,應校長博晨光(美國人)的邀請在燕京華文學校講演稿。 《中國畫學源流之概觀》雖然簡略,還是看得出它的系統性和完整性。以前講述繪畫史,僅記載名畫家本人之生平及繪畫特長,一般不敘述時代之環(huán)境,尤其不屑涉及政治,不免失之偏頗。余紹宋認為,講述繪畫史,本應依照繪畫發(fā)達情形區(qū)劃時代,但中國畫學與一時代的政教風尚有關,如果置而不論,必難得要領,所以仍需依據政治史區(qū)分時期,以便了解。以前只有繪畫的斷代史或專史,對中國繪畫的起源自然也不提及。從《中國畫學源流之概觀》的分期方法來看,繪畫的起源、發(fā)展、分流派基本包括在內。上古起源時期,繪畫自然以實用為主;自中古時期起,每一分期均有總說,敘述此時期之政教風尚,然后再按流派、繪畫種類分別敘述;唐以后繪畫又派生出山水、人物、釋道、鞍馬、花鳥,又工筆、寫意等分別敘述。雖簡略,但中國繪畫史之概況已可見一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