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從紐約中心到廣闊的美國中央腹地,一直延伸到好萊塢的奇幻冒險。 1963年9月24日,安迪?沃霍爾踏上了他的第yi次跨美公路旅行。目的地洛杉磯,那里即將舉行他的貓王和伊麗莎白?泰勒肖像畫展。 作為安迪的資深粉絲黛博拉?戴維斯,在研究安迪的生平和重要時刻的過程中,意識到這次旅行,雖然在大多數(shù)的沃霍爾傳記中以腳注形式出現(xiàn),實際上卻是他人生中的關鍵時刻,旅行之后,安迪徹底變成了一個酷炫的、如斯芬克斯般的人物,再一次重新定義了他的自我形象和人生軌跡;同時,這次旅行也是一個窗口,透過它可以看到美國20世紀60年代正在經歷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2012年9 月24 日,為了真正了解這段重要時刻中的安迪,戴維斯來到安迪當年位于萊克星頓大道的別墅,從這里出發(fā),沿著安迪當年的路線開啟了自駕之旅。 作者重走安迪之旅的這一想法,起初還很模糊,直到在一本關于沃霍爾的大事記中發(fā)現(xiàn)了那次橫貫美國之旅的各種收據(jù),每張收據(jù)都講述了一個故事。其中還包括蓋有紐約港務局郵戳的卡片,上面記錄了他離開紐約的具體時間…… 安迪·沃霍爾的那輛福特獵鷹汽車如同一架時間機器,將讀者帶回令人興奮的60年代,讓我們得以追隨著他的旅程,展開了一場時間與空間、身體與精神的雙重漫游:從66號公路到加利福尼亞沙灘,從德州狹長地帶卡車休息站到貝弗利山莊的豪宅,從圣塔莫尼卡海灘到阿爾伯克基的自助拍照機,一路旅行的安迪?沃霍爾與丹尼斯?霍珀、杜尚、杜魯門·卡波特、彼得?方達、伊麗莎白?泰勒等各界名人展開了交往,同時,他還大量接觸了主流之外的文藝青年們,比如地下電影制作人、新銳藝術家、詩人和嬉皮士等等,他們每個人都在他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痕跡。 本書以這次旅行為切入點,不斷穿插回溯安迪?沃霍爾成長中的重要片段、家人朋友的相處,以及藝術思路突破的各個階段等,既是安迪?沃霍爾的精彩傳記,也是關于波普藝術世界的一本有趣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