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謝
前言
第一章 道德教化與朝廷旌表
明朝的倫理修正\官方旌表
第二章 社會、經濟和人口狀況
殉夫行為的社會推動力\道德標準和道德行為\對立的解釋\中國的殺嬰行為\寡婦被迫改嫁\財產問題
第三章 晚明時期女性節(jié)烈崇拜的興起
定性評估\定性分析:時空分布\定量分析:自殺方式——“搭臺”與絕食\絕食自盡\訂婚女性的自殺\核心問題:內因還是外因
第四章 婦女殉節(jié)之地區(qū)差異
比較研究\地區(qū)差異\文人之失意\失意文人的崛起
第五章 文人的失意與隱晦的情緒表達
隱晦的情緒表達\焦躁不安的文人所遭遇的挫折\女性自殺之風的形成\歙縣婦女自殺崇拜的重要性\推動泉州女性自殺崇拜發(fā)展的重要人物
第六章 女性脆弱的情感
精神壓力\限制僧人與鐘情鬼神\意識形態(tài)與自殺
第七章 清朝女性節(jié)烈崇拜的廣泛傳播
滿洲統治者的計謀和奇想\在牌坊的陰影之下\人類悲劇的最后一幕\吳縣婦女自殺數量的上升
附錄:割股自殘
早期的孝道觀\孝子的出現\割股\中國早期歷史上的割股\超脫的道德感
參考文獻
插圖
譯者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