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比較文學雙邊會議專欄
世界文學與西方中心主義
論兩本書名同為“什么是世界文學”的學術專著(1992—2003)
短篇故事的全盛時期
“情采通變”:以《文心雕龍》為基礎建構中西合璧的文學理論體系
“為世界而愛”:世界文學和人文主義
The Integration of Ecocriticism and Comparative Literature—A Win-Win Academic Strategy
世界文學的科幻維度——以當代中國科幻小說名家劉慈欣作品為例
自我的微調與社會的團結——羅蒂論反諷與現(xiàn)代性認同
“思想前沿、視野開闊、精彩紛呈”——第七屆中美雙邊比較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全國比較文學青年教師講習班紀要
“世界文學”與“終身成就獎”專欄
樂黛云教授訪談錄
跨界的探尋——我的比較文學研究之路
也開風氣也為師——“中國比較文學終身成就獎”獲得者孫景堯先生
關注文學人類學
中國比較文學研究三十年的回顧與展望——探索中國比較文學前沿領域的新進展
文學地域與族群表達
“地域詩歌”:論大涼山彝族漢語詩群
黃土社會地方歷史與村落敘事的文學人類學考察
地理與分類:西南民族志的異文化展現(xiàn)
文化生態(tài)視域下的明清土家族土司文學家族
跨族群文化共存——《格薩爾》史詩的多民族傳播和比較
文化比較與族群研究:以亞魯王生死觀表述為論域
符號學專欄
西方馬克思主義符號人類學方法的嬗變
“Niche”概念的符號學解讀
論交流敘述沖突
三個讀者和三個消費者:隱含讀者視域下的消費者形象建構
敘述“框架-人格”的符號學研究
學術互動
讀圖時代與立象盡意
理想樂土與現(xiàn)世家園——“香格里拉”鏡像的文本研究
“法國”“文學”再思考——從文學人類學的視野與方法出發(fā)
中美文學對“生存意識”認知的同異——新寫實小說與海明威小說比較解讀
本土文學的海外傳播——薛濤詩作的英語譯介研究
從文化臉譜到民族標志——元曉形象變異研究
論《琴音清談》與六朝古琴的詩樂舞精神的再現(xiàn)
變異學視野下英語世界的古琴研究
鈴木虎雄《支那詩論史》與早期中國文學批評史的撰述
神話與中國現(xiàn)代學術問題——評《神話與古史:中國現(xiàn)代學術的建構與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