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邏輯和歷史兩個維度對死亡問題做了較為全面、較為深刻的闡釋。一方面該書稿指出并論證了死亡或死亡哲學,作為哲學的一個分支,不僅具有世界觀的或本體論的意義,而且還具有人生觀或價值觀的意義;另一方面,該書稿還指出并論證了死亡哲學是一個“在發(fā)展的系統(tǒng)”,揭示了死亡哲學從“死亡的詫異”到“死亡的渴望”、“死亡的漠視”和“死亡的直面”再到馬克思主義的死亡哲學的歷史發(fā)展進程。 本書于1991年出版后,在學界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中國圖書評論》、《讀書》、《中國社會科學》、《哲學動態(tài)》、《哲學年鑒》、《北京日報》以及臺灣《鵝湖》、《哲學與文化》等30多家報刊雜志和廣播電臺都發(fā)表了書評,進行了報道,稱贊其為“中國人寫作的第一部真正具有學術水平的死亡哲學的專著”。該著曾先后榮獲過中南地區(qū)人民出版社1991年度優(yōu)秀社會科學圖書獎(1992年6月)、第六屆中國圖書獎(1992年12月),湖北省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首屆省政府獎(1995年5月)和國家教委首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獎(1995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