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
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首頁
新聞資訊
在線讀書
每日一讀
國學(xué)/古籍
出版圖書
讀書導(dǎo)航
我的賬戶
我的書架
首頁
新聞資訊
在線讀書
每日一讀
國學(xué)/古籍
出版圖書
讀書導(dǎo)航
文學(xué)
|
小說
|
傳記
|
青春文學(xué)
|
藝術(shù)
|
散文隨筆
|
收藏/鑒賞
|
人文社科
|
經(jīng)濟管理
|
自我實現(xiàn)/勵志
|
生活時尚
|
教育/教材
|
考試
|
少兒/童書
當(dāng)前位置:
首頁
出版圖書
文學(xué)藝術(shù)
小說
歷史小說
黃金家族:成吉思汗和他的繼承者們
黃金家族:成吉思汗和他的繼承者們
定 價:
¥65.00
作 者:
李強 著
出版社:
中國出版集團,現(xiàn)代出版社
叢編項:
標(biāo) 簽:
歷史 宋遼金元史 中國史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京東
當(dāng)當(dāng)網(wǎng) (¥45.50)
ISBN:
9787514363821
出版時間:
2017-10-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字?jǐn)?shù):
內(nèi)容簡介
一部解密成吉思汗黃金家族橫掃歐亞大陸,建立大帝國的史詩之作。 “讓青天之下皆成蒙古人之牧場!”成吉思汗及其黃金家族以此為圭臬,聚合了無法想象的神秘力量,演繹了中國史乃至世界史上一曲波瀾壯闊的游牧文明與農(nóng)耕文明的博弈融合之歌。本書以成吉思汗及其后裔為主軸,重現(xiàn)其初期艱辛的崛起之路,以及嗣后開啟西討南伐的遠(yuǎn)征進程,用鐵騎劃破時空,馳進中國史,更馳進世界史,最終湮滅于漫漫歲月長河的多彩畫卷。對成吉思黃金家族傳承的基因密碼進行深刻的文化和歷史解讀,充分挖掘黃金家族的歷史遺產(chǎn)。本書鉤稽史料,著述嚴(yán)謹(jǐn),從嶄新視角發(fā)掘黃金家族的源流與去向,揭示了古往今來華夏各族群共同創(chuàng)造發(fā)展中華文明的特有歷史規(guī)律。
作者簡介
李強學(xué)者、教授、研究員。第二屆韜奮新苗獎獲得者,讀書會簽約名家和內(nèi)容顧問。作為學(xué)界代表人物,將歷史地理、姓氏譜牒、宗教民族、分子人類、方言口語等交叉學(xué)科獨特視角,結(jié)合相關(guān)遺存重現(xiàn)中國古代匈奴、鮮卑、突厥、契丹、蒙古等邊疆少數(shù)族群與中原人民融合團結(jié)發(fā)展之情境。以古今中外大視野聚焦研究,有《黃金家族:成吉思汗和他的繼承者們》《遼太祖阿保機的耶律家族》《西夏王:英雄之生,當(dāng)為王霸》《金太祖阿骨打的完顏家族》等專著。作為教授、學(xué)者,倡導(dǎo)秉承文明自信、歷史自信、民族自信理念,以授課講座和捐贈圖書等形式,向機關(guān)公務(wù)員、大中小學(xué)校師生、各類讀書會成員、央企員工等社會各界傳播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正能量。作為獨立公益志愿者,以積小善成大愛之家國情懷,采取定向與集中等方式長期捐資、捐物、捐生產(chǎn)資料幫助貧困學(xué)子家庭脫貧,進而助其安心讀書成長。指導(dǎo)支持一些地方開展文物再發(fā)現(xiàn)及旅游策劃推介。
圖書目錄
第一章 成吉思汗究竟姓字名誰 / 001
何謂黃金家族 / 002
中國人的姓氏文化 / 006
成吉思汗到底姓啥 / 009
華夏與夷狄:蒙古人從哪里來 / 011
黃金家族中閃耀的巨星 / 020
第二章 太祖、太宗與良相耶律楚材 / 025
成吉思汗的雙重人格 / 026
他究竟愛過多少女人 / 030
太宗窩闊臺的即位盛典 / 034
西夏黨項人的蒼涼背影 / 041
一口濃痰與蔡州的陷落 / 044
耶律楚材:元朝開國功臣 / 054
第三章 拖雷一系 / 067
沒有當(dāng)過大汗的“大汗之父” / 068
索魯忽帖尼:眾汗之母 / 074
憲宗蒙哥 / 080
世祖忽必烈 / 083
第四章 黃金家族到來之前的中亞 / 087
契丹人曾經(jīng)的“復(fù)興基地” / 088
大遼對漠北的經(jīng)營 / 090
七州、十八部族伸出援手 / 093
耶律大石稱王稱帝又稱汗 / 094
辦法總比困難多 / 098
光復(fù)漢唐舊土 / 100
感天太后 / 105
仁宗之治 / 109
反復(fù)無常的葛邏祿人 / 110
承天太后“劈腿”招致殺身之禍 / 112
西遼末帝與鐵木真互相知道嗎 / 114
蒙古人來了 / 116
第五章 黃金家族大分裂 / 121
忽里勒臺大會上的刀光劍影 / 122
拖雷之子反目 / 124
忽必烈與海都:老賬新賬一起算 / 128
窩闊臺一系之消亡 / 132
第六章 征服者自我膨脹的快意 / 137
極端:以落后征服文明 / 138
南宋半世紀(jì)抗?fàn)幍膲褢鸭ち?/ 144
統(tǒng)治漢地是個問題 / 146
第七章 元朝對中國歷史之影響 / 153
領(lǐng)土:最直觀的“嫁妝” / 154
行省制:當(dāng)代區(qū)劃之基礎(chǔ) / 156
元曲:戲劇的鼻祖 / 158
第八章 察合臺一系 / 161
在中亞封地上建立汗國 / 162
參與拖雷系內(nèi)斗 / 165
聽命于窩闊臺系 / 166
擺脫窩闊臺系的影響 / 171
誰不垂涎汗位寶座 / 176
南征北戰(zhàn) / 178
也先不花汗策動中亞再起戰(zhàn)端 / 183
怯別汗:“見賢而思齊,見不賢而自省” / 185
宗教文化的異化 / 187
分裂與衰微 / 189
東察合臺權(quán)臣朵豁剌惕部族 / 194
朵豁剌惕??忽歹達的“造汗”使命 / 199
東察合臺汗國的窮途末路 / 202
第九章 術(shù)赤的欽察汗國 / 205
“細(xì)思恐極”的術(shù)赤身世血統(tǒng)之謎 / 206
拔都大帝 / 212
別兒哥汗的迷失 / 218
和拖雷一系友誼的終結(jié) / 221
內(nèi)訌 / 223
全面突厥化和伊斯蘭化 / 225
漁翁得利:俄羅斯人的崛起 / 227
其亡也忽焉 / 231
第十章 旭烈兀的伊利汗國 / 235
千萬里征程 / 236
黃金家族的第三次西征 / 238
復(fù)雜的宗教糾葛 / 239
為了信仰六親不認(rèn) / 242
猶太人“理財” / 244
貨幣政策從來都是大事 / 246
合贊汗的中興 / 248
盛極必衰 / 254
奧斯曼突厥破繭成蠶 / 256
華夏文明與波斯文明遙相輝映 / 263
第十一章 帖木兒帝國 / 267
真的是亂世出梟雄 / 268
從西察合臺汗國廢墟上勃興 / 270
痛扁奧斯曼帝國 / 271
帖木兒與明成祖要兵戎相見嗎 / 276
第十二章 從“喜大普奔”到黯然落幕 / 281
短命的元朝 / 282
政治秩序的崩潰 / 283
語言文字統(tǒng)合的局限 / 287
宗教文化莫衷一是 / 290
統(tǒng)治策略欠缺包容 / 296
第十三章 黃金家族所向披靡的秘密 / 299
鐵木真的“朋友圈” / 300
忽必烈的“微信群” / 303
令人“不明覺厲”的軍事能力 / 305
集中優(yōu)勢兵力與強化機動性 / 308
大迂回和大包抄 / 311
重視偵察與“疲勞戰(zhàn)術(shù)” / 313
“蒙協(xié)軍”的充分利用 / 314
紀(jì)律性至關(guān)重要 / 316
第十四章 北元往事 / 319
廟謚號“武”的歷史巧合 / 320
“藍瘦香菇”元順帝 / 323
與大明王朝的強強對話 / 326
朱元璋的確不含糊 / 329
北元皇權(quán)“圖樣圖森破” / 333
明成祖朱棣:“最后的光輝” / 336
土木堡之變 / 338
瓦剌部曇花一現(xiàn) / 343
第十五章 “奇男子”擴闊帖木兒 / 351
明太祖心事難了 / 352
曾以為征途如星辰大海 / 353
忠君不貳 / 355
“尚有余勇可賈乎” / 357
北元柱國之臣的結(jié)局 / 359
第十六章 “新三國演義” / 365
相隔四百年稱汗之機緣巧合 / 366
女真與蒙古幾百年恩怨 / 370
黃金家族殘陽如血 / 374
第十七章 晉商在蒙古高原建城 / 377
黃金家族“天授汗權(quán)”思想的再次立廢 / 378
話說游牧與農(nóng)耕 / 379
明末清初黃金家族狀態(tài) / 382
從“晉”到晉商 / 385
晉商與蒙古高原的城市 / 387
多 倫 / 390
走西口和土默特 / 391
張家口出發(fā)直抵大漠南北 / 393
買賣城與科布多城 / 398
大漠最后的悲歌 / 402
“孤魂”遍野的商路 / 403
依托軍人移民恢復(fù)草原經(jīng)濟 / 406
附錄一:部分名詞術(shù)語之說明 / 411
附錄二:世系表 / 419
本目錄推薦
01
大唐婉兒(上下冊)
01
大唐婉兒(上下冊)
02
蘇東坡
02
蘇東坡
03
德化風(fēng)云
03
德化風(fēng)云
04
秦縱之孫龐傳
04
秦縱之孫龐傳
05
血彌途
05
血彌途
06
狄仁杰之絕境追兇
06
狄仁杰之絕境追兇
07
大宋籍田歌
07
大宋籍田歌
08
南朝宮闈秘史
08
南朝宮闈秘史
09
玲瓏符
09
玲瓏符
10
逍遙樓
10
逍遙樓
掃描二維碼
關(guān)于讀書
免責(zé)聲明
讀書目錄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