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歷代皆有本草專著問世,它們記載了豐富的中藥學各科知識,為臨床用藥提供了重要參考資料,這些本草文獻有個人撰寫,也有政府組織編撰?! 缎滦薇静荨肥且徊坑烧M織人員編撰的本草著作,被稱作世界上第一部國家藥典,據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該書在藥學史上具有重要意義。藥典是對藥物知識的一種規(guī)范,具有法定效應,因此在出版當時具有較高的參考和實用價值,對后世更具有重要的文獻研究價值,對藥物學的研究和發(fā)展會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轮袊闪⒑蟮牡诙辏?950年)我國就成立了第一屆中國藥典編纂委員會,1953年和1957年先后出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及其增補本,但沒有收載中藥材和中成藥。1963年開始《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分為“一部”和“二部”,一部主要是收載中藥材和中藥成方制劑,一直沿續(xù)至今,形成了現在的每五年出版一次,現在我們看到的新版本是2015年版?! 吨腥A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藥材和飲片部分主要介紹全國各地普遍常用中藥的生藥學知識(主要是品種來源和藥材的質量與標準),以及簡要的藥性、功用、用法用量等方面的醫(yī)學內容,書中內容具有法定效應。但由于其中的有關臨床醫(yī)學方面的內容介紹較為簡要,因此中醫(yī)臨床工作以及醫(yī)學專業(yè)的師生和科研工作對藥典的了解甚少,日常工作參考也不多。有鑒于此,我們與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的周騁編輯曾共同策劃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2000年版)所載500多種藥材與飲片,詳細介紹其常用異名、來源、產地、采收加工、藥性、功效、應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化學成分、藥理作用、臨床報道等內容的《國家藥典中藥實用手冊》,以供中西醫(yī)臨床工作者、醫(yī)藥院校的師生、科研工作者以及中醫(yī)藥愛好者等參閱。此后據2005年版修訂過一次,為《國家藥典中藥實用手冊》第二版。今又據2015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編撰第三版,共收載藥物609味(含附藥),本版體例與前版相同,但藥材種類及內容與前版有增減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