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1518~1593) 字東璧,晚號瀕湖山人,明代本草學家。 長耽典籍,醉心本草,傷世本之紕繆,遂有志于纂述,歲歷三十稔,書考八百余家,稿凡三易,著成五十二卷,一十六部,名曰《本草綱目》。是書載藥一千八百九十二味,上自墳典,下及傳奇,凡有相關,靡不備采,非止為醫(yī)書,實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巖崎常正(1786~1842) 號灌園,通稱源三,江戶時代本草學者。 酷嗜本草之學,尤重圖畫之功,謂時珍《綱目》及諸家本草皆詳于說而略于圖,遂搜采山野草木,移栽于庭,凡二千余種,以察其根莖花實之形色,隨時寫生,歷二十余年,積成若干卷,名曰《本草圖譜》。其圖精麗詳密,分析毫芒,可羽翼《綱目》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