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故事在民間頗為流行,元末明初羅貫中綜合民間傳說和戲曲話本,依據陳壽《三國志》和裴松之注的史料,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和人生感悟,創(chuàng)作了《三國志通俗演義》。《三國演義》目前所見的*早刊本,是明朝嘉靖壬午(公元1522)年刊刻的《三國志通俗演義》。全書二十四卷、二百四十回,題“晉平陽侯陳壽史傳,后學羅本貫中編次”。清康熙年間,毛宗崗對其重新修訂,并做了逐回評論、增刪文字、整頓回目為對偶等細致工作,進一步突出了以蜀漢為正統的創(chuàng)作思路,弘揚忠、義、勇,使書中的思想內容更加符合正統的社會觀念。毛本問世后,成為后世流行的本子?!度龂萘x》是我國*重要的長篇歷史演義小說之一,早在明代,它就和《水滸傳》、《西游記》、《金瓶梅》一同被譽為“四大奇書”,在清代又被譽為“第1才子書”,現在,它和《西游記》、《水滸傳》、《紅樓夢》一起被譽為中國古典小說“四大名著”,《三國演義》全書寫到有名有姓的人物就有一千二百余個,其中許多人物栩栩如生。這些人物、故事,至今還是老百姓街談巷議的話題,由《三國演義》衍生出的許多思考已經融入到中華民族的血脈中。《三國演義》的影響,早已彌散到中國以外,它的流傳方式,也不簡單地只是小說的形式了,足見它是一部具有世界影響的杰出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