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
第一章 關于地域文學史學的普適性研究
第一節(jié) 地域文學史學的學術源流與學理觀念
第二節(jié) 地域文學史學的架構基礎與范疇界定
第二章 關于齊魯文學形態(tài)演變與文化內質研究的原理性思考
第一節(jié) 齊魯文學的地域文化淵源
第二節(jié) 本課題的邏輯基點與研究目標
第三節(jié) 體式要點、方法與結構原則
上篇 齊魯文學高潮鳥瞰
第一章 從文化元典走來
第一節(jié) 先秦時期的混沌綜融:經世致用理念與經典殿堂之造就
第二節(jié) 文學本體的覺醒之路:諸體漸備與抒懷言志傳統(tǒng)
第二章 高峰初聳:北宋至南宋前期的齊魯文學
第一節(jié) 社會群體關懷與個體情性的交迭兼納
第二節(jié) 主體意識張揚而及詞壇的極盛
第三章 再度輝煌:明中葉至清初的齊魯文學
第一節(jié) 驛路文化與俗文學的泛化升華
第二節(jié) 雅文學對經典的追懷與復興之想望
第三節(jié) 文言小說以雅為俗的寫心娛懷與戲曲文學似俗實雅的儒道內核
第四節(jié) 雅文學的求新變與傳統(tǒng)認同
第四章 現代新篇:20世紀五四時期與30年代的齊魯文學
第一節(jié) 中西文化背景下的價值重構與文學觀念變革
第二節(jié) 五四新文學的多元開拓與文體創(chuàng)建
第三節(jié) 鄉(xiāng)土文學涵納文化對抗與重構:為民族塑魂與文化守成
第五章 激揚華章:20世紀新時期以來的齊魯文學
第一節(jié) 創(chuàng)作主體對齊魯文化傳統(tǒng)的傳承與審美意識嬗變
第二節(jié) 敘事文學的蓬勃發(fā)展及其主流形態(tài)
中篇 齊魯文化與文學個案研究
第六章 齊魯文學文化內質的個案考察
第一節(jié) 《魯頌》與《齊風》的兩種文化形態(tài)與內質異同及其文學特征
第二節(jié) 漢賦中所見有關巡狩、封禪的齊魯文化考察
第三節(jié) 《桃花扇》關于孔子“夷夏之大防”思想的藝術實踐
第四節(jié) 孔尚任的創(chuàng)作思想與民族意識:《桃花扇》與《出山異數記》的微妙關系
第五節(jié) 王漁洋與洪異、孔尚任、蒲松齡的友誼和《聊齋志異》評論
第七章 齊魯文學形態(tài)演變的多元性與多樣化表現之一:文學本體喻示與文體風貌特征的雙向觀照
第一節(jié) 李之儀詞論詞作綜論
第二節(jié) 晁補之詞論詞作綜論
第三節(jié) 李清照詞論詞作綜論
第四節(jié) 詞體解放與辛棄疾的創(chuàng)作取向
第五節(jié) 李攀龍、謝榛的論詩特點及其互補性
第六節(jié) 李攀龍、謝榛對其自身詩論的創(chuàng)作實踐
第八章 齊魯文學形態(tài)演變的多元性與多樣化表現之二:大文化語境與地域色彩的文學
第一節(jié) 文化與文學雙重觀照下的戲曲重鎮(zhèn)東平
第二節(jié) 基于齊魯人文之上的“濟南詩派”及其詩風創(chuàng)作
第三節(jié) 杰出的文壇領袖王漁洋及其重大影響
第四節(jié) 《聊齋志異》的語言特色及詩意風韻
第五節(jié) 聊齋俚曲的地域文化內涵
第九章 齊魯文學形態(tài)演變的多元性與多樣化表現之三:地域視閾下的話語轉型與民族、國家敘事
第一節(jié) 王統(tǒng)照《山雨》的現實主義成就及其開創(chuàng)性意義
第二節(jié) 李廣田散文的文化內涵與藝術風貌
第三節(jié) 臧克家詩歌的藝術開拓與抒情風格
第四節(jié) 馮德英的小說成就與“三花”創(chuàng)作特色
第五節(jié) 楊朔散文的藝術成就及其時代局限
第六節(jié) 新中國成立十七年英雄敘事的類型與審美特征
第十章 齊魯文學形態(tài)演變的多元性與多樣化表現之四:民間文化形態(tài)與文學主流語境的互動與生成
第一節(jié) 張煒:現代視野下的文化保守主義人性關懷
第二節(jié) 莫言的民間敘事與20世紀中國文學
第三節(jié) 李存葆的文學創(chuàng)作與沂蒙山區(qū)的歷史傳統(tǒng)
第四節(jié) 新時期鄉(xiāng)土小說的文化意蘊與創(chuàng)作特色
第五節(jié) 王鼎鈞懷鄉(xiāng)題材的散文
第六節(jié) 桑恒昌的詩歌藝術成就
第七節(jié) 張宏森影視文學的詩性追求
第八節(jié) 趙冬苓的影視編劇美學
下篇 齊魯文學古今演變研究
第十一章 主題內涵及形式外顯
第一節(jié) “思鄉(xiāng)”的多元內涵及多樣化表述:漫越時空的恒久觀照
第二節(jié) 建安風骨與左思風力:文學主流的時序嬗變與時世意義
第三節(jié) 儒家“入世”觀念的演變:民族危難之際的南宋文學與抗戰(zhàn)文藝
第四節(jié) “水滸”故事溯源及文學形態(tài)演變
第十二章 大文化語境中的文學本體呈示
第一節(jié) 社會文化關系與創(chuàng)作主體改變所體現的文學演變:從《水滸傳》到《金瓶梅》
第二節(jié) 王漁洋的歷代山東詩人作家評論與詩學觀念
第三節(jié) 儒家倫理觀的另類解讀:賈鳧西的《歷代史略鼓詞》
第十三章 文學形態(tài)與藝術精神“史”的關照
第一節(jié) 自復古與新創(chuàng)的演變看李攀龍、謝榛詩歌理論及文學流派的意義
第二節(jié) 敘述者的轉變及敘事結構的轉型:《聊齋志異》對唐傳奇的傳承與超越
第三節(jié) 山東英雄敘事的傳統(tǒng)與變遷
第四節(jié) 孔孚對古代山水詩傳統(tǒng)的繼承與超越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