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近思錄》通說
一 《近思錄》的編纂及內在結構
二 《近思錄》與鵝湖之會
三 “主敬”與“主靜”:《近思錄》中的理欲觀
四 關于《近思錄》中的“辟二氏”
五 歷史的嬗變:《近思錄》學術地位的提升與定格
六 《近思錄》閱讀要點
七 校注說明
《近思錄》簡注
《序》
卷一 道體(凡五十一條)
卷二 為學大要(凡百十一條)
卷三 格物窮理(凡七十八條)
卷四 存養(yǎng)(凡七十條)
卷五 改過遷善,克己復禮(凡四十一條)
卷六 齊家之道(凡二十二條)
卷七 出處進退辭受之義(凡三十九條)
卷八 治國平天下之道(凡二十五條)
卷九 制度(凡二十七條)
卷十 處事之方(凡六十四條)
卷十一 教學之道(凡二十一條)
卷十二 改過及人心疵?。ǚ踩龡l)
卷十三 異端之學(凡十四條)
卷十四 圣賢氣象(凡二十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