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
第一部分歷史考證
第一章《起源》寫作背景的文本考證
一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的主要任務及其轉向
二《起源》寫作的理論與實踐背景
第二章《起源》寫作過程的文本考證
一《起源》的寫作何以可能
二《起源》與《古代社會》和《〈古代社會〉摘要》
三《起源》的寫作過程
第三章《起源》國內外主要版本和傳播情況
一國外主要版本和傳播情況
二國內主要版本和傳播情況
第二部分研究狀況
第四章《起源》的國外研究狀況
一《起源》的出版引發(fā)的爭論
二20世紀20年代后的研究
第五章《起源》的國內研究狀況
一20世紀初至新中國成立前的譯介研究
二新中國成立后的學術研究
第三部分當代解讀
第六章《起源》的結構框架與主要內容
一《1884年第一版序言》兩種生產理論
二《1891年第四版序言》家庭史的觀點的發(fā)展
三正文第一章史前各文化階段——“生活資料生產”
維度
四正文第二章家庭的變遷——“人自身的生產”維度
五正文第三—八章氏族制度與國家
六正文第九章野蠻時代和文明時代
第七章《起源》的當代解讀
一“兩種生產”理論——一個澄清
二婦女解放的當代闡釋
三國家的當代解讀
第四部分經典著作選編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
第五部分附錄
附錄I研究文獻精選
一〔蘇〕Б.Г.塔爾塔科夫斯基: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
的起源》一書的創(chuàng)作史
二實現(xiàn)亡友的遺愿——《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
(1884年霍廷根—蘇黎世版)的寫作和流傳情況
三《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1892年斯圖加特第四版
出版的前前后后
四〔美〕凱瑟琳·A.麥金農:對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女權
主義評論
五〔美〕卡諾伊:馬克思、恩格斯、列寧與國家
附錄II延伸閱讀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