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綿城市:植物凈化與生態(tài)修復》根據工程特點主要分為三大主體部分:第一部分“海綿城市中水生植物主要應用品種”,以“極具應用價值、實踐操作性強”為原則,推薦了37種水生植物。在品種特性和應用技術介紹上,淡化了一些理論和常識性的內容,重點強調了與實踐應用密切相關的技術方法和應用經驗;每種植物都配有彩圖,并在不同類型的應用領域均有展示,以便讀者能直觀地識別植物和感知其在相關工程上的實際應用效果。第二部分“水生植物在水體凈化與生態(tài)修復中的應用”,細分為“湖濱河岸生態(tài)帶”、“潛流碎石基質人工濕地”、“表面流土壤基質人工濕地”、“生態(tài)浮島”和“雨水LID處理”5個應用領域。第三部分“水生植物在水體景觀中的應用”,細分為“小型水景”、“濕地公園”和“水生專類園”3個應用領域。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均是結合大量實踐應用案例進行分析和闡述的,配有治理或施工前后、不同生長期的現(xiàn)場實景彩圖,并用“施工心得”、“設計施工建議”、“工程反思”等形式重點總結水生植物在各個應用領域的實踐技術和經驗。需要說明的是,本書將水生植物分為“水體凈化與生態(tài)修復”和“水體景觀”兩大應用領域分開闡述,是基于兩個考慮:一是水體凈化和水體景觀是水生植物重要的2個應用功能,兩者的功能定位和工藝技術均有所差異;二是在實踐工程上,這兩類項目從立項、設計到施工,通常來源于環(huán)保和園林這2個不同的系統(tǒng)和行業(yè),也就造成涉及到的相關人員有專業(yè)差異。不過,根據水生植物應用領域的發(fā)展趨勢,單純的水體凈化或水體景觀項目已經逐漸減少,越來越多的項目已經將這2大功能結合起來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