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村一家叢書》總序
序
前言
摘要
第1章導論
1.1研究背景
1.2稅費改革歷程
1.3問題的提出
1.4研究的現(xiàn)實意義與理論意義
1.4.1理論意義
1.4.2現(xiàn)實意義
1.5研究思路與結構框架
1.6研究方法
1.6.1理論分析和實證檢驗相結合
1.6.2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結合
1.6.3宏觀分析和微觀調查相結合
1.7研究創(chuàng)新點
第2章文獻綜述
2.1農戶行為研究回顧
2.1.1農戶行為的基本理論
2.1.2農戶行為的其他研究
2.2農戶效率研究回顧
2.2.1效率測度理論
2.2.2農戶生產效率
2.3宏觀經濟政策與農戶行為
2.4稅收政策改革與經濟增長
2.5文獻評述
第3章數(shù)據資料的微觀描述分析
3.1數(shù)據來源
3.1.1固定觀察點數(shù)據
3.1.2田野調查數(shù)據
3.2稅費負擔水平及程度變化趨勢
3.3農戶稅費負擔與區(qū)域的關系
3.3.1不同區(qū)域農戶稅費負擔水平比較
3.3.2不同區(qū)域農戶稅費負擔構成比較
3.3.3不同區(qū)域農戶稅費負擔程度比較
3.4農戶稅費負擔與家庭形態(tài)的關系
3.4.1與家庭經營類型的關系
3.4.2與家庭非農化程度的關系
3.4.3與家庭文化類型的關系
3.4.4與家庭社會地位的關系
3.5本章小結
第4章稅費改革與農戶收入:農戶層面的實證
4.1政策形成理論
4.2研究假設和實證模型構建
4.2.1研究假設
4.2.2模型構建
4.3基于晉浙魯三省的實證分析
4.3.1數(shù)據樣本選擇與說明
4.3.2實證分析結果
4.4本章小結
第5章農戶對稅費改革的反響:田野調查的驗證
5.1農戶對稅費負擔的感覺與現(xiàn)實
5.1.1樣本農戶對稅費負擔的感覺
5.1.2樣本農戶的實際負擔及變化
5.2農戶對稅費改革政策的關注
5.2.1樣本農戶對稅費負擔政策變動的評估與關心
5.2.2樣本農戶對取消農業(yè)稅政策的評價
5.3農戶對種地的感覺與動機
5.4本章小結
第6章稅費改革與農戶生產行為:晉浙魯三省的實證
6.1稅費改革對農業(yè)產出的影響
6.2稅費改革對農業(yè)投入的影響
6.3稅費改革對生產要素產出彈性的影響
6.4本章小結
第7章稅費改革與農戶技術效率:模型與實證
7.1有關效率的概念框架
7.1.1效率和生產率
7.1.2技術效率和分配效率
7.2技術效率確定性模型構建
7.2.1技術效率測度理論模型
7.2.2技術效率確定性模型構建
7.3基于晉魯兩省數(shù)據的實證分析
7.3.1數(shù)據處理與說明
7.3.2技術效率模型實證分析結果
7.3.3技術效率確定性模型實證分析結果
7.4本章小結
第8章主要結論、政策建議與研究展望
8.1主要結論
8.1.1農村稅費改革顯著促進農戶收入增長
8.1.2農村稅費改革顯著改變農戶的生產投入決策行為
8.1.3農村稅費改革促進農戶生產效率的提高
8.1.4農村稅費負擔程度區(qū)域性特征明顯
8.1.5稅費改革的受益者主要是涉農戶
8.2政策建議
8.2.1優(yōu)化對農業(yè)的補貼政策,加大對農業(yè)的補貼力度
8.2.2充分認識政策的時空性,因地制宜實施支農政策
8.2.3改革土地制度,鼓勵土地流轉,實現(xiàn)適度規(guī)模經營
8.2.4加大對農業(yè)人力資本的投入,實現(xiàn)農民素質的提高
8.3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附表
附錄一The Impact of Rural Taxation Reform on Farm Household Income
附錄二Farmers' Income and Production Responses to Rural Taxation Reform in Three Regions in China
后記
“華村一家”團隊已出版專著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