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顯祖(1550-1616)字義仍,號若士,江西臨川人。我國明代著名文學家,生前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詩文和戲曲作品,其中以“臨川四夢”為代表的戲劇創(chuàng)作代表了我國傳統(tǒng)戲劇藝術的輝煌成就,可與西方同時期莎士比亞的戲劇創(chuàng)作相提并論。他的戲曲杰作《牡丹亭》直到現(xiàn)在還是昆曲界長演不衰的曲目,影響十分深遠。徐朔方(1923-2007),原名徐步奎,浙江省東陽人。1947年7月畢業(yè)于浙江大學師范學院英文系,曾在溫州中學、溫州師范學校任教。1954年調入浙江師范學院(1958年改組為杭州大學)中文系任教,先后任講師、副教授、教授。徐朔方潛心教授從事中國古代文學特別是元明清戲曲小說和明代文學的教學與研究,先后出版了《戲曲雜記》、《湯顯祖年譜》、《論湯顯祖及其他》、《論《金瓶梅》的成書及其它》、《史漢論稿》、《晚明曲家年譜》、《湯顯祖評傳》、《徐朔方說戲曲》、《小說考信編》、《徐朔方集》、《明代文學史》等著作,整理出版了《湯顯祖詩文集編年箋注》、《《長生殿》校注》、《《牡丹亭》校注》、《《沈璟集》輯?!返戎?,編選了《《金瓶梅》論文集》、《《金瓶梅》西方論文集》等書,另外還出版了詩集《似水流年》、散文集《美歐游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