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
第一章 反恐與公眾參與
第一節(jié) 恐怖主義的內涵及我國面臨的威脅
一、恐怖主義的內涵
二、我國面臨的恐怖主義威脅
第二節(jié) 公眾參與的一般理論
一、公眾參與的概念
二、公眾參與的中國實踐
三、我國公眾參與的特點
第三節(jié) 反恐亟須公眾參與
一、公眾參與反恐的必要性
二、公眾參與反恐的可行性
三、現行反恐法律制度的缺陷
四、公眾參與反恐:權利、義務的權衡
第二章 公眾參與反恐的理論基礎
第一節(jié) 群眾路線理論
一、群眾路線的內在結構
二、群眾路線與治安防控
三、群眾路線與反恐參與
第二節(jié) 公私合作理論
一、積極公民理論
二、私人行政理論
第三節(jié) 自衛(wèi)權理論
一、抵抗權理論
二、自力救濟理論
第四節(jié) 道德權利理論
一、道德權利的基本內涵
二、道德權利的法律化
三、作為道德權利的反恐參與權
第三章 反恐參與權的權能
第一節(jié) 反恐參與權的基本內涵
一、反恐參與權的概念
二、反恐參與權的特征
三、反恐參與權的種類
四、反恐參與權與相關概念之區(qū)別
第二節(jié) 反恐參與權的權能分析
一、反恐參與權的構成
二、權能的分析框架
三、反恐參與權權能之凝練
第三節(jié) 反恐參與權的權能結構
一、反恐信息知悉權
二、風險防范參與權
三、事件處置參與權
四、行為制裁參與權
第四章 反恐參與權的運用
第一節(jié) 反恐信息知悉權的運用
一、反恐信息與反恐情報之異同
二、現行規(guī)定及改進空間
第二節(jié) 風險防范參與權的運用
一、預案編演參與權
二、宣傳教育參與權
三、涉恐線索舉報權
四、警戒巡邏參與權
第三節(jié) 事件處置參與權的運用
一、抵抗恐怖侵害權
二、參與維持現場秩序權
三、參與現場救助權
四、參與恢復重建權
第四節(jié) 行為制裁參與權的運用
一、參與搜查權
二、扭送權
三、作證權
四、求償權
第五章 反恐參與權的保障
第一節(jié) 保障反恐參與權的立法理念
一、明示權利之存在
二、重塑責任之分配
三、激勵權利之運用
第二節(jié) 激勵反恐參與者的動力機制
一、行政獎勵
二、行政給付
三、行政保護
第三節(jié)
救濟反恐參與權的主要制度——以涉恐線索舉報
權為例
一、涉恐線索舉報權的基本構成
二、涉恐線索舉報權被侵害的可能性分析
三、救濟涉恐線索舉報權的制度設計
結論:反恐參與權制度化的立法建議
參考文獻
附錄:
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公開頒布的舉報涉恐涉暴線索
獎勵辦法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