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馬/列/毛/鄧經典理論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與中國文學發(fā)展:中國社會科學院首屆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論壇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與中國文學發(fā)展:中國社會科學院首屆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論壇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與中國文學發(fā)展:中國社會科學院首屆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論壇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定 價:¥56.00

作 者: 張江 著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與理論研究工程系列叢書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16175910 出版時間: 2016-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38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為切實推進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與文學批評研究 ,加強馬克思主義文藝思想在我國文藝工作中的重要 影響與指導作用,中國社會科學院于2014年7月創(chuàng)辦 了“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論壇”,并 于2014年11月23日在北京以“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與 中國文學發(fā)展”為題召開了首屆論壇會議。張江主編 的《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與中國文學發(fā)展:中國社會 科學院首屆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論壇學術研討會論文 集》即為本次會議論文匯編。內容涉及當前我國文藝 現(xiàn)狀與如何營造良好的文藝生態(tài)、中國特色文藝理論 體系建構、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的現(xiàn)實性、馬克思與 20世紀美學走向、中國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的理論范 式、傳統(tǒng)文學觀念對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在中國傳播 與發(fā)展的影響、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未來維度,以 及后工業(yè)時代的文化邏輯、當代小說中的馬克思主義 者形象、東歐新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語言符號學轉 向等問題。

作者簡介

  張江,男,1956年8月生,廣東梅州人。歷任廣東省委政策研究室干部,廣東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廣東省鄧小平理論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2002年11月任中央宣傳思想工作領導小組秘書組副組長、李長春同志辦公室主任(正局級);2008年09月任遼寧省委宣傳部部長;2009年05月任遼寧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2013年07月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

圖書目錄

首屆“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論壇”致辭(代序)
中國特色文藝理論體系建構的理論思考
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中國化與現(xiàn)代中國文論的建構
傳統(tǒng)文學觀念對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在中國傳播與發(fā)展的影響
現(xiàn)實主義:馬克思主義文論中國化中的認識歧變
對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
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基石與問題框架
馬克思與20世紀美學走向
推進當代文藝理論的有序發(fā)展
正確理解文藝與市場的關系
當前的文藝現(xiàn)狀及如何營造良好的文藝生態(tài)
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未來維度
“文化唯物主義”與“伯明翰學派”的學術傳統(tǒng)
共同體的建構
——從新的五個關鍵詞解析雷蒙德·威廉斯《文化與社會》
論馬爾科維奇馬克思主義意義理論的美學闡釋
革命悲劇及其局限
——論雷蒙·威廉斯的悲劇觀念
安德森的“西馬”:歷史、理論與本土化
——重讀“西馬”經典
文藝創(chuàng)作為人民
——基于馬克思主義文藝“人民性”的思考
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若干問題概述
從《邊界鄉(xiāng)村》看雷蒙德·威廉斯的鄉(xiāng)村文化觀
《野草在歌唱》中黑奴摩西的悲劇形象
——基于馬克思主義悲劇觀的解讀
編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