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前言
1櫟類概述
1.1櫟屬植物的起源和分布
1.2櫟屬植物資源的重要性
1.3我國櫟屬植物主要森林類型
1.4櫟類混交林研究現狀
1.4.1櫟屬植物的起源及分類研究
1.4.2櫟類混交林生態(tài)功能研究
1.4.3櫟類混交林群落結構特征研究
1.4.4櫟類混交林經營研究
2小隴山林區(qū)的森林資源與經營歷史
2.1小隴山林區(qū)動植物資源狀況
2.2小隴山林區(qū)森林資源狀況
2.3 小隴山林區(qū)主要森林類型與分布
2.3.1植被類型
2.3.2林分類型
2.4小隴山林區(qū)森林經營歷史與研究現狀
2.4.1小隴山林業(yè)局歷史沿革
2.4.2小隴山森林經營歷史
2.4.3小隴山森林經營研究現狀
3櫟類混交林的結構、生長及動態(tài)
3.1典型櫟類混交林的結構特征
3.1.1銳齒櫟闊葉混交林
3.1.2華山松銳齒櫟針闊混交林
3.1.3華山松遼東櫟針闊混交林
3.1.4銳齒櫟油松混交林
3.1.5銳齒櫟落葉闊葉混交林
3.1.6栓皮櫟林
3.2櫟類昆交林主要樹種的生長模型
3.2.1 櫟類混交林優(yōu)勢樹種單木材積生長模
3.2.2優(yōu)勢樹種組蓄積量生長模型
3.2.3 銳齒櫟混交林優(yōu)勢樹種組生物量模型
3.3櫟類混交林動態(tài)
3.3.1樣地概況
3.3.2數據調查與分析
3.3.3群落喬木樹種組成動態(tài)
3.3.4群落多樣性變化
3.3.5群落徑級結構變化
3.3.6群落空間結構變化
4櫟類混交林的結構化經營
4.1經營理論
4.1.1經營目標
4.1.2經營原則
4.1.3經營方法
4.2經營模式
4.2.1以櫟類為主混交林
4.2.2以松類為主的混交林
4.2.3 以其他珍貴闊葉樹種為主的混交林
4.3松櫟混交林經營案例
4.3.1林分調查
4.3.2林分狀態(tài)特征分析
4.3.3林分經營方向確定
4.3.4林分經營設計
4.3.5經營效果評價
5櫟類混交林經營作業(yè)設計
5.1外業(yè)調查方法和要求
5.1.1樣地法調查
5.1.2點抽樣調查法
5.2內業(yè)分析
5.2.1基本概念與計算方法
5.2.2經營迫切性評價
5.2.3經營設計
5.3經營效果評價
5.4作業(yè)設計說明書的編制I
5.4.1基礎資料
5.4.2設計說明書
5.4.3附件
6展望
6.1森林碳儲量的氣候響應
6.2種群結構動態(tài)變化過程
6.3結構參數的二階特征
6.4結構參數的多元分布
6.5采伐木選擇的優(yōu)先性
參考文獻
附錄:小隴山森林可持續(xù)經營作業(yè)設計實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