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便讀》是一本中藥啟蒙讀本,由清代名醫(yī)張秉成所撰。張秉成,字兆嘉,江蘇武進(今江蘇省武進縣)人,生平履歷不詳,僅知其生活于清代同治至光緒年間。他少好讀書,因患足疾,醫(yī)治未愈,且家道中落,遂銳志學醫(yī),焚膏繼晷,醫(yī)術日精,為人療病每獲良效,在當時極負盛名。對本草、湯液、脈診頗有研究。有鑒于歷代本草著作雖汗牛充棟,但多有批閱之繁及記誦之難,遂于光緒十三年至二十四年(1887—1898年),參閱數十家本草文獻,朝夕研究,將常用藥物以“排偶俚言”編撰而成《本草便讀》。《本草便讀》現存1936年山東省政府印刷局鉛印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侗静荼阕x》首列“凡例”7條,次列“用藥法程”7條,接著是正文2卷,載藥472種,附藥112種,共有藥物584種。《本草便讀》將常用藥物,參照《本草綱目》分為山草、隰草、蔓草、香草、水草、毒草、喬木、灌木、香木、寓木、竹類、果類、谷類、菜類、味類、金石、土類、禽類、獸類、鱗介、昆蟲、人類、水類等24類。每藥之性味功治皆編成一二聯或三四聯語以為概括,然后附注文進一步闡解。全書內容簡要,便于誦讀,是一本適合初學中藥者研讀的簡便入門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