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與歷史4:世界史視野下的宗教》的內容大概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收錄了四位歐洲學者在上海大學的演講稿:慕尼黑大學教會史系主任克勞斯·科索奇教授在“全球基督教”這一主題上頗有見地,他主編的亞非拉基督教的文獻史廣受業(yè)內歡迎,已經被翻譯成好幾種文字。他以愛丁堡世界宣教大會為契機,對亞非拉世界基督教本土化和民族化的比較研究,在打開我們的視野方面有著啟發(fā)性的意義。維也納大學的拉內·費德巴赫教授對中世紀的十字軍東征進行了詳細的考察,同時又為當今的文明沖突爭論提供了歷史的線索。挪威奧斯陸大學的特里格夫·威勒教授以著名神學家潘霍華的思想為基礎,探討了神圣與世俗、神學與政治的主題。丹麥奧胡斯大學的約恩·博魯普則為我們提供了歐洲佛教發(fā)展的形象畫面。第二部分以中國學者的論述為主:吳梓明教授是中文學界用“全球地域化”的視角解釋中國基督教的一個主要倡導者;在改卷的論文中,他以自傳的形式敘述了發(fā)生在個人身上的范式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