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史學理論《左傳》文學研究

《左傳》文學研究

《左傳》文學研究

定 價:¥78.00

作 者: 史繼東 著
出版社: 人民日報出版社
叢編項: 人民日報學術文庫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11533869 出版時間: 2016-01-01 包裝: 精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87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文學研究》為古代文學專業(yè)的基礎性研究。以《左傳》為研究對象,系統(tǒng)全面地論述了《文學研究》的文學特征及其價值?!段膶W研究》首先通過考察《左傳》成書的歷史背景、作者及其成書年代,在整個散文史發(fā)展長河中對其進行準確定位,繼而針對《文學研究》在編纂結構特征、敘事藝術、寫人藝術、辭令藝術以及語言美學特征等五個方面進行詳細地探討和分析,對前人的研究成果進行總結,并發(fā)現(xiàn)和彌補前人時賢研究的不足,為推動Ⅸ左傳》研究的整體發(fā)展做出一定貢獻。

作者簡介

  史繼東,男,漢族,1981年生,河南周口人,文學博士。陜西理工學院文學院講師。在《中國宗教》《求索》《理論月刊》《蘭臺世界》《語文建設》等刊物發(fā)表論文十余篇。

圖書目錄

緒論
第一節(jié) 《左傳》文學研究述略
一、宋代以前的《左傳》文學闡釋研究
二、宋元明三代的《左傳》文學闡釋研究
三、清代及近代的《左傳》文學闡釋研究
四、現(xiàn)當代的《左傳》文學闡釋研究
五、海外的《左傳》研究
第二節(jié) 《左傳》文學縱深研究的空間
第一章 春秋時期的歷史巨變與《左傳》的成書
第一節(jié) 禮崩樂壞下的理性思潮
一、理性對天命的反叛與修正
二、對社會何以為治的理性思考
三、對個體生命價值的理性認識
第二節(jié) 史官地位職責的變遷與歷史書寫方式的變革
一、史官職責的變遷
二、歷史理性的增強
三、歷史載錄與流傳形式的多樣化
四、從言事分記到言事相兼——歷史載錄方式的轉變
第三節(jié) 《左傳》基本問題考論
一、《左傳》的名稱
二、《左傳》的作者
第二章 《左傳》的編纂結構特征-.
第一節(jié) 《左傳》對《春秋》編年體的繼承和突破
一、《左傳》采取編年體的歷史必然性
二、《左傳》與《春秋》編年體的比較
三、《左傳》對《春秋》編年體改造的具體手段
四、《左傳》編年體結構的影響
第二節(jié) 《左傳》中的紀事本末體雛形
一、紀事本末體的概念及源流
二、《左傳》紀事本末體運用的具體情況
三、《左傳》紀事本末體的局限
第三節(jié) 《左傳》中的紀傳體雛形
一、《左傳》紀傳體雛形的主要形態(tài)
二、《左傳》紀傳體雛形的局限原因
第三章 《左傳》的敘事藝術新探·
第一節(jié) 《左傳》的敘事觀念
一、《左傳》對信史精神的強烈追求
二、《左傳》對“春秋筆法”中“諱書”的突破
三、歷史事實及發(fā)展規(guī)律符合道德的要求——《左傳》敘事的自圓其說
第二節(jié) 秉筆實書下的文學敘事
一、文學素材的選入
二、小說化的敘事手法
第三節(jié) 敘事視角的多樣化
一、全知視角
二、限知視角
第四節(jié) 《左傳》敘事法分類解析
一、順敘及實敘、直敘、明敘、正敘和原敘
二、倒敘、逆敘、追敘、插敘、補敘、拖敘
三、預敘法、暗敘法、提敘法
四、側敘、錯敘、帶敘、陪敘、串敘和對敘
五、語敘、言敘、虛敘、夾敘
六、連敘、類敘、瑣敘
第五節(jié) 《左傳》神怪敘事及其原因探析
一、《左傳》占卜、預言應驗之原因
二、己雖不之信,必欲人信之
三、借天命、鬼神之意志,宣揚“德政理想”
四、結論
第四章 《左傳》寫人藝術探析
第一節(jié) 《左傳》寫人方法探析
一、言行表現(xiàn)法
二、虛實相生法
三、細節(jié) 傳神法
四、遺形取神法
五、夸張?zhí)擄椃?br />第二節(jié) 《左傳》人物分類解析(上)——天子、霸主與國君
一、周天子形象
二、春秋霸主形象
三、其他諸侯形象
第三節(jié) 《左傳》人物分類解析(中)——春秋貴族群像
一、治國之能臣大賢
二、齊家之德高遠見之人
三、貪婪虛偽、讒險奸詐之小人
第四節(jié) 《左傳》人物分類解析(下)——春秋干政婦女群像
一、參與政事的原因
二、內政外交中的具體歷史活動和作用
三、動蕩變革中的悲劇命運
四、對后世的影響
第五章 《左傳》的辭令藝術探析
第一節(jié) 《左傳》辭令與春秋政治文化
一、辭令與春秋禮樂典章 制度及文化
二、辭令中的“規(guī)諫”主題與春秋貴族文化
三、外交辭令與春秋列國政治
第二節(jié) 《左傳》辭令的分類
一、辭令主體
二、辭令場合
三、辭令中的文體
第三節(jié) 《左傳》《國語》辭令的差異及原因
一、文本形態(tài)的差異性
二、兩書性質和宗旨的差異性
三、具體辭令篇章 的比較
第四節(jié) 《左傳》外交辭令的模式化
一、《左傳》外交辭令結構的模式化
二、句式的模式化
三、固定外交用語及句型的反復使用
四、外交辭令模式化出現(xiàn)的原因及評價
第六章 《左傳》語言的美學風范
第一節(jié) 《左傳》語言的整體風貌
一、言簡意賅、平實暢達
二、婉而成章 、意在言外
三、駢散相兼、排中有變
第二節(jié) 《左傳》修辭手法舉隅
一、比喻
二、互文
三、反語、頂真、借代及其他
附錄《茍子》對《國語》思想的接受與革新
一、《荀子》對《國語》思想接受的可能性
二、荀子對《國語》王霸思想的批判性繼承
三、《國語》:荀子“法后王”的思想淵源
四、結論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