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按摩必知常識
第一章 經穴——長在身體里的“良藥”
經穴:十二經脈,健康的十二把“金鑰匙”
經絡:人體氣血運行的“主干道”
手太陰肺經:氣息通暢的“大總管”
手陽明大腸經:淋巴系統(tǒng)的“保護神”
足陽明胃經:強身健體的“后天之本”
足太陰脾經:滋陰養(yǎng)血的“倉廩之官”
手少陰心經:掌管人體生死的“君主”
手太陽小腸經:心臟功能的“晴雨表”
足太陽膀胱經:通達人體全身的“下水道”
足少陰腎經:呵護健康,守住“根本”
手厥陰心包經:心主的“貼身護衛(wèi)”
手少陽三焦經:捍衛(wèi)頭腦的“安全帽”
足少陽膽經:功用神奇的“中正之官”
足厥陰肝經:修身養(yǎng)性的“將軍之官”
取穴:疏通氣血,找準位置按對穴
骨度法:以患者的身材為依據
標志法:固定、活動兩者各不同
簡易法:簡單易行幫你找準穴
指寸法:三種比量法需爛熟于心
手法:對癥按穴,做好自己的“保健師”
推法:行氣止痛,不同部位手法不同
揉法:四種方法,施行、適用各不同
按法:指按、掌按,適用、功效各不同
摩法:活血止痛,散瘀消積
搓法:疏通經絡,隨部位有所變化
抖法:抖臂、抖腿、抖腕各顯神通
叩法:開竅醒腦,叩擊要有節(jié)律
擦法:溫陽益氣,上肢放松,距離拉長
拿法:解表發(fā)汗,動作緩和,肩臂放松
注意:宜忌有別,按摩方法不同
辨證施補:分清病在哪兒,證型如何
精神內守:調勻呼吸,集中注意力
循序漸進:持之以恒才是硬道理
時間適當:早生陽氣,晚除疲勞
講究力度:按摩防止“費力不討好”
別入雷區(qū):這幾種情況不能做按摩
中篇 怎么按不生病
下篇 生病了怎么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