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描寫關東從清末到光復年間為年代跨度的小說,以三肇地域青馬湖邊一個縣境為背景,描寫了清末、民國、偽滿州國、光復時期這片黑土地上發(fā)生的故事。有闖關東的流民、驛站站丁、胡子、民間藝人喇叭匠、東北軍抗日軍官及民間抗日志士,既有國難當頭為民族抗戰(zhàn)犧牲東北軍將士,也有光復時,由于國共爭權縣長蓬世隆叛變時我黨犧牲的從關內派來的六名地方干部。小說以喬家和鄒家兩大家族為主要線條,描寫了兩大家族三代人在各個不同歷史年代命運的興衰,展示極具個性性格鮮明和鮮活的人物形象。喬家以大地主喬煥章為主要人物,突出了其勤勞操家,為民族大義守德守義的關東人豪邁的民族氣節(jié)。喬守謙是喬家的大兒子,也是東北軍的一名少校營長,當東北抗戰(zhàn)爆發(fā)時,不惜舍身取義。鄒家以地主鄒守田為主要人物,描寫隨同其父流落到關東積攢的家產,一心想要在家產地產上與喬家爭斗,不惜做了偽保長。其大老婆生的兒子鄒新華,卻忤逆父道,走了革命道路,成了縣民運部長。此外,還描寫了當地蒙古人包八萬爺以及隨同喬煥章闖關東路途結拜的義弟高滿堂等人的人物命運。小說語言極具關東風情、風味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