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教育/教材/教輔教輔教師用書現(xiàn)代學習與教學論:性質、關系和研究(套裝1-3卷)

現(xiàn)代學習與教學論:性質、關系和研究(套裝1-3卷)

現(xiàn)代學習與教學論:性質、關系和研究(套裝1-3卷)

定 價:¥139.80

作 者: 黃顯華,霍秉坤,徐慧璇 編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教師用書 中小學教輔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07279058 出版時間: 2014-06-01 包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1182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現(xiàn)代學習與教學論:性質、關系和研究(套裝1-3卷)》是一部系統(tǒng)研究現(xiàn)代學習與教學理論的學術專著,全面、透徹地論述了國內外學習與教學理論研究的現(xiàn)狀、問題及路向,視野廣闊,架構恢宏,內容豐富,堪稱鴻篇巨制。《現(xiàn)代學習與教學論:性質、關系和研究(套裝1-3卷)》以實證研究為基礎,致力于彌合理論與實踐的間隙,融綜合的學術與應用的學術之特點,從教師可以理解和應用的概念出發(fā),來說明學習和教學的性質,所探討的概念可運用于實際教學過程的不同階段?!冬F(xiàn)代學習與教學論:性質、關系和研究(套裝1-3卷)》提煉并解讀了學習與教學領域最重要的核心概念,其分為四編二十八章:第一編從多個不同角度闡釋了學習的性質;第二編探究了教學的性質和教師的作用;第三編分析了教學、評估、課程和學習之間的關系;第四編為總結?!冬F(xiàn)代學習與教學論:性質、關系和研究(套裝1-3卷)》對我國學習化社會構建、基礎教育課程教學改革、中小學教師專業(yè)發(fā)展,以及教師自身的學習提高與教學改進,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黃顯華,1946年生,廣東三水人。教育學博士(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F(xiàn)任香港中文大學課程與教學學系、香港教育研究所客座教授。曾任三所小學、兩所中學教師,香港大學教育學院教學顧問,香港中文大學課程與教學學系系主任、教授,香港教育研究所副所長、博士生導師。曾參與世界銀行在中國的教育技術援助項目協(xié)調工作。曾任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政府中央政策組非全職顧問、教師教育與教師資格咨詢委員會委員,香港學術評審局、香港各大學學術評審委員或校外考試委員,北京師范大學客座教授,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學分會課程學術委員會顧問,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兼職研究員。現(xiàn)任華東師范大學、西北師范大學、西南大學及首都師范大學客座教授等。主要論著有《課程:范式、取向和設計》、《尋找課程論和教科書設計的理論基礎》、《一個都不能少:個別差異的處理》、《強迫普及學校教育:制度與課程》、《課程領導與校本課程發(fā)展》、《學校改進:理論和實證研究》、《香港中小學中文科課程與教學研究》等?;舯?,香港中文大學文學學士、教育學碩士、哲學博士。曾任中學教師多年(1983~1996年)?,F(xiàn)任香港中文大學課程與教學學系副教授。研究范圍包括課程政策、課程設計與發(fā)展、課程實施、課程評價、教科書設計等。編著有《教學:方法與設計》(初版及修訂版)(合編)、《香港課程改革:面對21世紀的挑戰(zhàn)》(編)、《尋找課程論和教科書設計的理論基礎》(合著)、《香港近半世紀漫漫“小學數(shù)教路”:現(xiàn)代化、本土化、普及化、規(guī)范化與專業(yè)化》(合著)、《課程與教學:研究與實踐的旅程》(合編)等,并發(fā)表課程理論、課程政策、教學方法、教科書設計、教師教育等論文多篇。徐慧璇,北京大學歷史學、經濟學雙學士,教育學碩士,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博士?,F(xiàn)任香港教育學院課程與教學學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課程設計、通識教育課程發(fā)展、服務學習、反思性教學、議題為本教學等。近年在學術期刊發(fā)表多篇上述主題的論文,如《實習教師實施議題為本方法面臨的挑戰(zhàn)與困境:以香港新高中通識科為例》、《敘事策略在大學通識課教學中的應用——以一門跨文化比較科目為例》、《從“學科介紹”課到“思考”課——一位大學教師通識科目設計變遷的個案研究》、《大學教師的通識教育課程取向——對中國內地一所綜合大學的個案研究》、《英國中六年級通識教育科的設計與啟示》、《議題中心教學法在美國社會科之應用:意涵、教學模式與挑戰(zhàn)》等。近年負責的研究課題有“在大學通識教育課程中發(fā)展反思性教與學”、“參與服務學習對青少年身份發(fā)展之影響——對香港中學‘其他學習經歷’的研究”、“為學術取向的服務學習課程發(fā)展有效的教與學資源”等。

圖書目錄

導言:本書的特點、貢獻和意義
第一編
第一章 理解“理解”:為“理解”的教學
第一節(jié) 引言
第二節(jié) 理解“理解
第三節(jié) 理解的重要性
第四節(jié) 為實踐“理解”的教學:一般原則
第五節(jié) 為實踐“理解”的教學:分科教學
第六節(jié) 結語
第二章 學習投入
第一節(jié) 引言
第二節(jié) 學習投入的概念
第三節(jié) 研究成果
第四節(jié) 影響投入的因素
第五節(jié) 結語
第三章 暢態(tài)
第一節(jié) 引言
第二節(jié) 概念
第三節(jié) 研究
第四節(jié) 教與學
第五節(jié) 結語
第四章 變式學習
第一節(jié) 引言
第二節(jié) 理論基礎
第三節(jié) 變式學習的模式
第四節(jié) 變式教學的特征
第五節(jié) 變式學習的研究成果
第六節(jié) 結語
第五章 學習問問題、從問問題中學習
第一節(jié) 引言
第二節(jié) 提問的本質、特征和內涵
第三節(jié) 提問的模式
第四節(jié) 提問的不同作用與功能
第五節(jié) 提問的專題研究
第六節(jié) 學生的提問和學生對提問的回應
第七節(jié) 結語
第六章 問題為本學習法
第一節(jié) 引言
第二節(jié) 概念
第三節(jié) 實施理據(jù)
第四節(jié) 構成要素
第五節(jié) 實施步驟
第六節(jié) 實施成果
第七節(jié) 教師與學生的角色
第八節(jié) 建議
第九節(jié) 結語
第七章 建構學習
第一節(jié) 引言
……
第二編
第三編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