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分類創(chuàng)新實踐教程》分三部分,共八章。第一部分為基本技能篇,集中介紹各大類群植物的表觀特征,植物標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技術,植物的觀察、鑒定的方法與步驟;第二部分為專題實踐篇,分十九個專題實踐項目,介紹植物各大類群植物的采集、觀察和鑒別,植物分類常規(guī)研究技術,并結合實例闡述進行植物性狀及區(qū)系研究的原理、步驟和方法;第三部分為綜合應用篇,系統(tǒng)介紹了植物分類野外實習的目的、內容、組織和考核等,在植物園和標本館進行綜合畢業(yè)實習的內容要求等。全書以開放的思路,遵循理論與實踐結合、循序漸進的教學規(guī)律,根據不同目的訓練要求的實際需要,以實踐項目的形式,由單項實踐訓練到綜合應用實踐,特別是將植物區(qū)系研究、植物園和植物標本館實習等納入到實踐訓練范疇很好地服務教學。除了第七章我們不主張由學生單獨進行實踐以外,其他都可以進行集體教學、小組或個人探索實踐,實現了開放性、研究性、綜合性的統(tǒng)一,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和較高的應用價值?!吨参锓诸悇?chuàng)新實踐教程》可供生物學類本科專業(yè)(生物科學、林學、農學、園藝、園林、植物科學與技術、中藥資源與開發(fā)、中藥學等)在修完植物學基礎實驗課程以后的各種開放性實踐訓練、專題研究、畢業(yè)論文、綜合(畢業(yè))實踐時使用,可作為植物學類碩士研究生植物分類實踐訓練教材,同時還可作為從事植物分類教學的教師和從事植物學事業(yè)的科技工作者實踐訓練時的參考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