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法律思想史源遠流長,中國傳統(tǒng)法律思想博大精深。為適應本科教學的特點,本書在設計上精選的是本學科傳統(tǒng)而穩(wěn)定的教學內容,主要向學生系統(tǒng)介紹了中國歷史上出現的學派和思潮的代表人物的基本法律觀點和主張。全書共分三編十章,上編“先秦法律思想”包括前三章:古代國家與法律的起源、夏商西周的法律思想、春秋戰(zhàn)國的法律思想;中編“秦朝至清的法律思想”包括第四至八章:秦漢時期的法律思想、魏晉南北朝的律學、隋唐時期的法律思想、宋明時期的法律思想以及明末清初時期的法律思想;下編“近代的法律思想”包括最后兩章:如何挽救大清帝國的法律設想、怎樣建構中華民國的法律論爭。其中新增的民國的章節(jié),使這本教材較以往的教材可以說更加完善。而大量插圖的運用,無疑使得本教材在敘述風格上更為直觀、生動。為了幫助學生能夠對中國法律思想的產生、形成、發(fā)展、演變有一個較為明晰的印象,對傳統(tǒng)法律文化的特征有初步的認識,并對中國法律思想史的學術意義和現實價值有一定的理解,本書以“簡明扼要、中心突出、概念準確、條理清晰”為編寫指導思想,將重點放在“介紹專業(yè)基礎知識和觀點”上,以與學術專著相區(qū)別。為了開拓學生的學術視野,加深對經典的理解,提高學生學術興趣,培養(yǎng)其學術研究能力,本教材每章之后附有“相關事例”“原典閱讀書目”“原典閱讀舉例”“延伸閱讀書目”“延伸閱讀舉例”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