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與刀,一如櫻花與武士:恬淡靜美的“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兇狠決絕的“刀”象征著武士道文化。美國學者魯思·本尼迪克特運用文化人類學的方法,用“菊”與“刀”來揭示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即日本文化的雙重性(如愛美而黷武、尚禮而好斗、喜新而頑固、服從而不馴等)。由此入手,進而分析日本社會的等級制及有關習俗,指出日本幼兒教育和成人教育的不連續(xù)性是形成雙重性格的重要因素。《菊與刀》啟人深思,引人入勝,是了解日本民族的經典讀本。日本,一個資源匱乏的彈丸島國,何以能一手造就了一場世界大戰(zhàn),另一手造就了二戰(zhàn)后世界最大的經濟奇跡?戰(zhàn)中的日本為什么要扮演令人發(fā)指的侵略者?日本的野心到底有多大?在成為唯一一個被原子彈轟炸的國家后,日本又是怎樣迅速復興崛起的?當今經濟衰退、政局混亂的日本,是否還秉持大國情懷……在《菊與刀》中,所有問題都能得到解答。作者透過恩、情義、名譽等關鍵詞描繪了日本人的德行規(guī)范,同時描繪了一個由洗澡、睡眠、吃飯、戀情、酗酒等組成的人情世界,最后指出日本人的道德困境。其結論是,日本文化是不同于歐美“罪感文化”的“恥感文化”:他們以知恥為德行之本,依靠外部的強制力來做善行。這種文化的極端表現(xiàn),就是日本流行的自殺現(xiàn)象和戰(zhàn)爭輸出。日本人以適當?shù)淖詺⑿袨閬硐此⑽勖麖亩A得令名,這讓我們再一次想起武士切腹。而對外發(fā)動侵略戰(zhàn)爭,其深層動因依然是名譽,日本人迫切要求在世界上贏得“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