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論中國杏花審美文化研究

中國杏花審美文化研究

中國杏花審美文化研究

定 價:¥36.00

作 者: 程杰,紀永貴,丁小兵 著
出版社: 巴蜀書社
叢編項: 中國花卉審美文化研究書系
標 簽: 文化 文化研究

ISBN: 9787553104782 出版時間: 2015-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333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中國花卉審美文化研究書系:中國杏花審美文化研究》為“中國花卉審美文化研究書系”之一種。從文學和風景名勝兩大方面展開論述,對杏花予以全方位的文學與文化研究,打通文體、學科與時代的分割,采用意向?qū)W、主題學、原型學等方法,對中國古典文學中的花卉進行審美文化解讀,展示了我國古代杏及杏花相關社會歷史、文化的豐富內(nèi)容,并延伸至當代各地杏花節(jié)的概說,具有較高的學術和應用價值。

作者簡介

  程杰,男,1959年生,江蘇泰興人。文學博士,現(xiàn)為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發(fā)表《北宋詩文革新研究》、《梅文化論叢》、《中國梅花名勝考》等。紀永貴,男,1968年生,安徽貴池人。畢業(yè)于四川大學中文系、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獲文學學士、博士學位,現(xiàn)為安徽池州學院中文系教授、杏花村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發(fā)表《杏花村:從文學意象到文化符號》、《董永遇仙傳說研究》等。丁小兵,女,1980年生,江蘇淮安人。2005年畢業(yè)于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獲文學碩士學位,發(fā)表碩士學位論文《杏花意象的文學研究》?,F(xiàn)為江蘇三江學院高等職業(yè)技術學院助理研究員、科員。

圖書目錄

前言——杏及杏花的自然分布、經(jīng)濟價值和文化意義
上編 文學研究
第一章 論中國文學中的杏花題材和意象
第一節(jié) 杏花的文學地位
第二節(jié) 杏花題材創(chuàng)作的歷程
第三節(jié) 杏花的物色美感
第四節(jié) 杏花的節(jié)令情韻
第五節(jié) 杏花的文化意蘊
第二章 論杏花意象和題材文學創(chuàng)作的歷史發(fā)展
第一節(jié) 杏花意象的發(fā)生和發(fā)展
第二節(jié) 唐五代詠杏文學的起步
第三節(jié) 宋代詠杏文學的繁榮
第四節(jié) 金元兩代詠杏文學的成熟
第五節(jié) 明清詠杏文學在發(fā)展中超越
第三章 論“杏花春雨江南”的審美意蘊與歷史淵源
第一節(jié) “杏花春雨江南”的原創(chuàng)意蘊
第二節(jié) “杏花春雨江南”的歷史淵源
第三節(jié) “杏花春雨江南”的經(jīng)典意蘊
下編 風景名勝研究
第一章 唐長安曲江杏園考
第二章 論朱陳村的地理信息和文化意義
第一節(jié) 朱陳村應在徐州豐縣
第二節(jié) 朱陳村在蕭縣的說法當出蘇軾一時意興
第三節(jié) 清人始指朱陳村在豐縣趙莊
第四節(jié) 杏花村與朱陳村應是一地
第五節(jié) 朱陳村的文化意義
第三章 金陵杏花村考
第四章 北京香山杏花考
第五章 貴池杏花村考
第一節(jié) 貴池杏花村景點
第二節(jié) 貴池杏花村文學
第三節(jié) 貴池杏花村文獻
第四節(jié) 貴池杏花村復建
第六章 杏花村文化研究
第一節(jié) 杏花村文學考源
第二節(jié) 杜牧《清明》詩考
第三節(jié) 杏花村地理分布
第四節(jié) 杏花村文化內(nèi)涵
第七章 當代全國各地杏花節(jié) 綜錄
第一節(jié) 江南、西南地區(qū)
第二節(jié) 湖北、河南、山東地區(qū)
第三節(jié) 華北地區(qū)
第四節(jié) 東北地區(qū)
第五節(jié) 西北地區(qū)
第六節(jié) 總結(jié)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