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約3700年前,當青銅時代晚期露出第一縷曙光的時候,安納托利亞高原中部(今土耳其)崛起了一個強大的王國。這個王國曾是古代近東地區(qū)的霸主之一。它窮兵黷武,軍隊不斷東征西討,在近東世界中建立起龐大的版圖。歷經五個世紀的戰(zhàn)亂與征伐,這個尚武的強大王國最終仍難逃湮沒于黃沙的命運。20世紀90年代,一部日本漫畫《天是紅河岸》風靡華語世界,令這個被遺忘的國度再次回到人們的視野之中。這個王國便是赫梯(Hittite)。《天是紅河岸——赫梯人的王國與戰(zhàn)士》一文所講述的,正是赫梯王國的真實故事。佐賀藩是日本西部年產35。7萬石的藩國,今天的日本佐賀縣即是當年佐賀藩的領地(不是全部,還有部分領地歸現長崎縣管)。佐賀藩下轄鹿島、小城、蓮池三個小藩。首代藩主鍋島直茂。該藩位于日本九州島西北。在幕府時期負責警衛(wèi)當時日本僅有的開放港口長崎港。若純以石高這一衡量標準來說,36萬石的佐賀藩在日本并不能算是數一數二的強藩,只能算是中上等的藩國,然而就是這個藩,在幕末實現了令人難以置信的騰飛,取得了規(guī)??涨暗某晒?。為何佐賀藩能夠順利實現近現代化的轉變?日本的幕末改革又對中國有何借鑒意義?觀《幕末強藩之路——日本佐賀藩近現代化改革》一文便可了解。說到騎著矯健戰(zhàn)馬、身穿華麗制服、手握鋒利長劍和標槍的輕騎兵,看起來離我們似乎是那遙遠,但是,克里米亞戰(zhàn)爭作為拿破侖式的作戰(zhàn)與現代戰(zhàn)爭的分水嶺卻值得我們永遠銘記??死锩讈啈?zhàn)爭中首次出現了軍用無線電通信、撞擊式步槍、鐵路和戰(zhàn)地記者。一百多年來,巴拉克拉瓦騎兵死亡沖鋒不斷吸引著畫作、詩文問世來延續(xù)著人們的記憶,比如阿爾弗雷德?丁尼生的同名詩歌,還比如英國攝制于1968年的同名寬銀幕電影?!拜p騎兵沖鋒”,幾乎成了克里米亞戰(zhàn)爭的代名詞!《騎兵死亡沖鋒——巴拉克拉瓦之戰(zhàn)》一文便將這些血色的回憶完全呈現在讀者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