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菩薩為什么低眉嗎?”“為了眾生的悲心?!薄稙榱吮娚谋模捍髱熣劮稹愤x取李叔同、梁啟超、季羨林、胡適、梁漱溟、馮友蘭、豐子愷、許地山、朱自清等中國現代著名佛學大家、文學大家談佛散文幾十篇,從佛理、佛心、修心、覺悟四方面,全景展現大師的佛緣與佛學體悟,闡釋了佛學思想的境界,即是慈悲。我們可以從季羨林《釋迦牟尼》和梁啟超的《論佛教與群治之關系》領悟佛教的緣起和佛理,可以從弘一大師李叔同的《我在西湖出家的經過》《南閩十年之夢影》以及圓瑛大師的《?念佛即是修行》感受到大師的佛學修為與悲心,可以從豐子愷的《佛無靈》《我的燒香癖》徐志摩的《天目山中的筆記》體悟到修行的力量,一念起萬物生,拈花一笑萬山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