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稿的主要內是通過傳世的漢魏二十余家易學文獻和古代歷史文獻(其中也包括古代金石資料、字書、韻書等),結合出土文獻(如1973年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周易》、1977年安徽阜陽漢墓也土的阜陽漢簡《周易》、1994年上海博物館藏戰(zhàn)國楚竹書《周易》以及1993年出土于湖北荊門市郭店楚墓竹簡等)一一比照今本《周易》經文,對其今、古文字作了全面的整理與考證,認為傳世的《周易》不是漢人費直的古文本,從而完整復原出真正的古文本《周易》,并附有“《周易》六十四卦今古異文對照表”、“《周易》六十四卦今古經文本比照”及“主要參考文獻”等三個附錄。復原出一部《周易》的古文經本形態(tài), 有利于我們今天對于《周易》文獻學和探索《周易》早期形成史的研究都有著重要的學術史意義。是目前《周易》研究中第一部全面完整考證《周易》經文今、古文字的原創(chuàng)性學術著作,為重新認識漢代以來儒家經典文本今、古文的走向,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坐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