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緒 論
1.1 分析化學的任務和作用()
1.2 分析化學的分類和發(fā)展()
1.3 定量分析中的誤差()
1.4 有效數(shù)字及其運算規(guī)則()
*1.5 分析結果的數(shù)據(jù)處理()
1.6 定量分析的一般過程()
目標檢測()
第2章 滴定分析法概論
2.1 滴定分析法概述()
2.2 標準溶液濃度的表示和配制及標定方法()
2.3 滴定分析中的計算()
目標檢測()
第3章 酸堿滴定法
3.1 酸堿反應的理論基礎——酸堿質子理論()
3.2 酸堿溶液中的解離平衡及酸度的計算()
3.3 酸堿指示劑()
3.4 酸堿溶液各型體的分布系數(shù)()
3.5 酸堿滴定曲線和指示劑的選擇()
3.6 酸堿滴定法的應用實例和結果計算()
*3.7 非水溶液中的酸堿滴定()
目標檢測()
第4章 配位滴定法
4.1 氨羧配位滴定概述()
4.2 配位平衡及其主要影響因素()
4.3 配位滴定曲線(107)
4.4 配位滴定常用指示劑——金屬指示劑()
4.5 提高配位滴定選擇性的方法()
4.6 配位滴定法的應用和計算實例()
目標檢測()
第5章 稱量分析法
5.1 稱量分析法概述()
5.2 沉淀和沉淀劑()
5.3 沉淀的純度()
5.4 沉淀的形成和沉淀條件()
5.5 稱量分析結果計算()
目標檢測()
第6章 氧化還原滴定法
6.1 氧化還原平衡()
6.2 氧化還原滴定及其終點的確定()
6.3 常用的氧化還原滴定方法()
6.4 氧化還原滴定法的計算實例()
目標檢測()
第7章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
7.1 光學分析法引論()
7.2 比色分析()
7.3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的理論基礎()
7.4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儀器()
7.5 吸光光度法分析條件的選擇()
7.6 分光光度測定方法及應用()
7.7 其他分子光譜分析法簡介()
目標檢測()
第8章 原子吸收光譜法
8.1 原子吸收光譜法基本原理()
8.2 原子吸收光譜儀()
8.3 干擾及其消除方法()
8.4 原子吸收光譜分析的實驗技術()
目標檢測()
第9章 原子發(fā)射光譜法
9.1 原子發(fā)射光譜法基本原理()
9.2 發(fā)射光譜分析儀器()
9.3 發(fā)射光譜分析方法及應用()
目標檢測()
第10章 電化學分析法
10.1 電化學分析方法的分類和特點()
10.2 電化學分析法的基礎知識()
10.3 電位分析法()
10.4 其他電化學分析法()
10.5 電化學分析法的應用()
目標檢測()
第11章 氣相色譜法
11.1 概述()
11.2 氣相色譜的基本理論()
11.3 氣相色譜分離條件的選擇()
11.4 氣相色譜分析方法()
11.5 其他色譜分析法簡介()
目標檢測()
附錄1 弱酸和弱堿的解離常數(shù)()
附錄2 常用酸堿溶液的相對密度、質量分數(shù)和物質的量濃度()
附錄3 常用的緩沖溶液()
附錄4 一些化合物的式量()
附錄5 金屬配合物的穩(wěn)定常數(shù)()
附錄6 標準電極電勢(18~25℃)()
附錄7 一些氧化還原電對的條件電極電勢()
附錄8 難溶化合物的溶度積(18℃)()
附錄9 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表(1997年)()
主要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