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象共生中的族群與民族》對國內外有關“族群”和“民族”的概念和理論進行了全面的梳理和分析,并將其置于人類日常的生活和社 會實踐之中進行研究,認為族群和民族不可能單靠想象來建構,更不可能無中生有;族群和民族的建構要依賴符號認知和歷史記憶,更要依賴日常生活和社會實踐, 尤其是耳濡目染的形物,更是不可忽略。筆者在書中批判性地運用美國指號學家皮爾斯的三元理論來研究族群和民族關系問題,指出各個族群和各個民族只能以協(xié)商 互利來求得和諧共生,擺脫二元對立,走第三條道路,由二生三。這種“三”的折中照顧了歷史,照顧了差異,也照顧了發(fā)展,它指向萬物歸一,使人們有可能跨越 個人、家族、部落、民族、種族、國家、地區(qū),認識到各個民族首先是生命體,他們相互之間以及和周圍的各種生命和非生命現(xiàn)象之間可以共生并存,各自以對方為 生存環(huán)境,達致“美美與共”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