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序二
前言
講座篇
第一講 我理解的新聞評論
什么是新聞評論?
新聞評論與新聞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
新聞評論的三大特點
新聞評論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講 編輯記者學寫評論好處多
我寫評論始于“自拉自唱”
編輯記者學寫評論好處多
評論不神秘苦戰(zhàn)能過關
第三講 選題從哪里來?
選題來自“三頭”
處處留心皆選題
調查研究選題多
關鍵在于提高洞察力
第四講 規(guī)定動作和自選動作
“規(guī)定動作”的三種情況
“規(guī)定動作”要努力做好
更注重“自選動作”
“自選動作”的背后是韌性和執(zhí)著
第五講 立論要有新意
確立新觀點
選擇新角度
尋找新材料
運用新語言
第六講 論點、論據(jù)和論證
新聞評論三要素關系示意圖
論點、論據(jù)和論證
剖析一篇評論的論證方法
四種常用的邏輯推理形式
論證方法兩大類:立論和駁論
第七講 立論法中常見的四種論證方法
例證法
引證法
比較法
喻證法
第八講 駁論法
什么是駁論?
三種常用的駁論法
第九講 新聞評論的文風
評論要有個人風格
放下架子,平等待人
通俗易懂,平淡自然
生動形象,幽默風趣
第十講 評論偏愛積累和思考——評論員素養(yǎng)之我見
從一篇評論的寫作看積累
評論員必備的“知識圈”
像“拾穗”的老婦那樣
做一個思想者
評析篇
單篇評析
由此及彼的聯(lián)想
作品:“貸款期一天”的啟示
要有一雙銳利眼
作品:謹防把問題掩蓋掉——從黃墩大閘出險談起
妙用典故說理
作品:他們更應得到表彰
找一個切口評大事
作品:今年沒開秋種會
為農民說話向政府獻策
作品:糧農呼喚保護價
評有文勢一氣呵成
作品: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的重大突破——四論學習貫徹黨的
十四大精神
重在具體分析
作品:可以,可以,也可以
敏感話題中肯分析
作品:實事求是話“水分”
逼出來的“假如法”
作品:假如都像朱永祥
“引鳳還巢”第一腔
作品:做好“引鳳還巢”大文章
敢與權威論是非
作品:多一些探索少一點批判——對《為了把小企業(yè)搞得更好》
一文的不同看法
此評有了前瞻性
作品:勿把金錢土中埋
為文要有霹靂聲
作品:為“工者有其股”叫好
由表及里的深層次思考
作品:有感于省城“買水喝”
評到問題的另一面
作品:“板車女孩”,期待政府更大作為
說個“不”字又何妨?
作品:“小老板”是官員幫扶出來的嗎?
用數(shù)據(jù)說理
作品:此貧困非彼貧困:中國扶貧任重道遠
繞道建言的背后
作品:趕超目標留有余地為好
“駁論”也可以活起來
作品:為農村經紀人喝彩
一付修身養(yǎng)性的良方
作品:領導要有親和力
西方新聞學中的好東西也可以為我所用
作品:“走基層”怎樣深入?從“冰山理論”說起
系列評析
關鍵時刻發(fā)出自己的聲音——堅持大包干改革系列評論回顧
作品:
(1)家庭經營承包制要長期穩(wěn)定不變
(2)“統(tǒng)”,不是“歸大堆”
(3)“統(tǒng)”,就是服務
(4)家庭經營與農業(yè)現(xiàn)代化并行不悖
功在評論外——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系列評論回顧
作品:
(1)評五百萬“皖軍”闖神州
(2)戰(zhàn)略轉移中的陣痛——勞力外出與拋荒田問題透視
(3)進一步解放生產力的重大變革——一論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
(4)明確方向配套改革——二論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
(5)建設“農民城”構造新載體——三論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
(6)作為一項戰(zhàn)略工作抓到位——四論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
文章不是無情物——農民減負系列評論回顧
作品:
(1)把住“總閘門”
(2)切勿高估農民的富裕程度
(3)“農負”緣何又反彈
(4)勿以“農負”造“政績”
(5)“減負”也是政績
(6)基層干部要“減壓”
為企業(yè)改制鳴鑼開道——國有中小企業(yè)改制系列評論回顧
作品:
(1)搞活企業(yè)斷想
(2)打好企業(yè)改制攻堅戰(zhàn)
(3)資產流動與流失
(4)入股要自愿
(5)不能只換個牌子
(6)一個縣委書記的公式
(7)關鍵在于轉換政府職能——兼評《任命董事長風波》討論
為民營經濟鼓與呼——支持非公經濟系列評論回顧
作品:
(1)一個“不平等條約”——對巢湖市城郊區(qū)一份合同書的剖析
(2)有感于“不平等條約”被公證
(3)正冊另冊與紅帽子
(4)“八下七不上”現(xiàn)象
(5)做好“摘帽”工作
常揣摩探妙理——反腐倡廉系列評論回顧
作品:
(1)少一點憤怒多一些思考——從“杠打老虎雞吃蟲”說起
(2)想起習近平的反腐“三筆賬”
(3)“民主透明”是制止公款吃喝風的良方
(4)從縣委書記喊累說起
(5)為統(tǒng)計改革叫好
(6)韓國公職人員公布財產
難以忘懷的記憶——作風建設系列評論回顧
作品:
(1)會風要改革
(2)五分鐘講 三個問題
(3)假話切不可說——從數(shù)字談起
(4)同志,你下基層受歡迎嗎?——從“區(qū)委書記怕小車”談起
(5)“花架子”的背后
(6)從萬里羨慕記者說起
(7)做樣子給誰看?
(8)如此檢查還是少一點好
(9)為“領導干部不得擅自題詞剪彩”叫好!
用知識作鋪墊——解釋性系列評論回顧
作品:
(1)從土地的保障功能說起
(2)市場形成價格
(3)走出一個認識誤區(qū)
(4)投資者的“安全港”
(5)房價與工齡
(6)向調整化肥結構要效益
(7)黃金首飾緣何熱銷
(8)同質不同價的啟示
(9)增值稅與專業(y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