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社會科學信息與知識傳播系統(tǒng)分析與設計(原書第9版)

系統(tǒng)分析與設計(原書第9版)

系統(tǒng)分析與設計(原書第9版)

定 價:¥99.00

作 者: [美] Kenneth E. Kendall,[美] Julie E. kenda 著;施平安 等 譯
出版社: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計算機科學叢書
標 簽: 操作系統(tǒng)/系統(tǒng)開發(fā) 計算機/網絡 系統(tǒng)開發(fā)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11479505 出版時間: 2014-10-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481 字數:  

內容簡介

《計算機科學叢書:系統(tǒng)分析與設計(原書第9版)》是一本優(yōu)秀的系統(tǒng)分析與設計教材,從1988年首次出版以來,幾經更新和完善,目前已經升級到第9版。
  作者結合20多年的教學和實踐經驗,以清晰的結構、生動的語言、豐富的案例全面闡述了系統(tǒng)分析與設計所涉及的知識、相關技術和工具。全書共5部分,分別介紹了系統(tǒng)分析基礎、信息需求分析、分析過程、設計基礎以及質量保證和實現。

作者簡介

  KennethE.Kendall,美國羅格斯大學(RutgersUniversity)商學院管理系教授,多年來一直從事系統(tǒng)分析與設計、決策支持系統(tǒng)、管理學和運籌管理學的研究和教學工作,他曾擔任IFIPWorkingGroup8.2的主席,并幫助成立了“信息系統(tǒng)國際研討會”(ICIS),該研討會每年有上千人參加。JulieE.Kendall美國羅格斯大學商學院信息系統(tǒng)管理系副教授,主要從事系統(tǒng)分析與設計、信息系統(tǒng)管理方面的研究和教學工作,她曾在英國劍橋大學Judge管理研究學院擔任訪問學者。

圖書目錄

出版者的話
譯者序
前言
致謝
第一部分系統(tǒng)分析基礎
第1章系統(tǒng)、角色和開發(fā)方法
1.1系統(tǒng)分析與設計的必要性
1.2系統(tǒng)分析員的角色
1.2.1系統(tǒng)分析員作為顧問
1.2.2系統(tǒng)分析員作為支持專家
1.2.3系統(tǒng)分析員作為變更代理
1.2.4系統(tǒng)分析員的品質
1.3系統(tǒng)開發(fā)生命期
1.3.1考慮人機交互
1.3.2標識問題、機會和目標
1.3.3確定人的信息需求
1.3.4分析系統(tǒng)需求
1.3.5設計推薦系統(tǒng)
1.3.6軟件開發(fā)和編檔
1.3.7系統(tǒng)測試和維護
1.3.8系統(tǒng)實現和評估
1.3.9維護的影響
1.3.10使用CASE工具
1.4敏捷方法
1.5面向對象系統(tǒng)分析與設計
1.6選擇使用哪種系統(tǒng)開發(fā)方法
1.7開發(fā)開源軟件
1.7.1組織為什么要參與開源社區(qū)
1.7.2分析員在開源軟件中的作用
1.8小結
復習題
參考資料
第2章了解組織系統(tǒng)及組織系統(tǒng)的建模
2.1組織作為系統(tǒng)
2.1.1系統(tǒng)的相互關聯和相互依賴
2.1.2虛擬組織和虛擬團隊
2.1.3獲得系統(tǒng)的透視圖
2.1.4企業(yè)系統(tǒng):視組織為系統(tǒng)
2.2系統(tǒng)的圖形化描述方法
2.2.1系統(tǒng)和上下文級數據流圖
2.2.2系統(tǒng)和實體-關系模型
2.3用例建模
2.3.1用例符號
2.3.2用例關系
2.3.3開發(fā)系統(tǒng)的范圍
2.3.4開發(fā)用例圖
2.3.5開發(fā)用例場景
2.3.6用例級別
2.3.7創(chuàng)建用例描述
2.3.8為什么用例圖是有益的
2.4管理的層次
2.5組織文化
2.6小結
復習題
問題
小組項目
參考資料
第3章項目管理
3.1項目啟動
3.1.1組織內的問題
3.1.2定義問題
3.1.3選擇項目
3.2確定可行性
3.2.1判斷可能性
3.2.2估計工作負荷
3.3確定硬件和軟件需求
3.3.1盤點計算機硬件
3.3.2評估計算機硬件采購
3.3.3租用云服務時間和空間
3.3.4評估廠商對計算機硬件的支持
3.3.5理解“自帶設備”方案
3.3.6創(chuàng)建定制軟件
3.3.7購買COTS軟件
3.3.8使用SaaS提供商的服務
3.3.9評估廠商對軟件和SaaS的支持
3.4成本與效益的識別、預測和比較
3.4.1預測
3.4.2識別效益和成本
3.4.3成本效益比較
3.5時間和活動的管理
3.5.1工作分解結構
3.5.2時間估計技術
3.6項目進度安排
3.6.1使用甘特圖安排項目進度
3.6.2使用PERT圖
3.7項目控制
3.7.1估計成本和準備預算
3.7.2風險管理
3.7.3使用加速法管理時間
3.7.4使用掙值管理法控制成本
3.8管理項目團隊
3.8.1組建團隊
3.8.2團隊管理的溝通策略
3.8.3設置項目生產率目標
3.8.4激勵項目團隊成員
3.8.5管理電子商務項目
3.8.6制定項目章程
3.9系統(tǒng)建議
3.9.1系統(tǒng)建議包含的內容
3.9.2使用插圖進行有效溝通
3.10小結
復習題
問題
小組項目
參考資料

第二部分信息需求分析
第4章信息收集:交互式方法
4.1面談
4.1.1面談準備的5個步驟
4.1.2問題類型
4.1.3按邏輯順序安排問題
4.1.4書寫面談報告
4.2聽故事
4.3聯合應用程序設計
4.3.1支持使用JAD的條件
4.3.2涉及的人
4.3.3召開JAD會議的地點
4.3.4完成項目活動的結構化分析
4.3.5用JAD代替?zhèn)鹘y(tǒng)面談的潛在優(yōu)點
4.3.6使用JAD的潛在特點
4.4使用問卷調查表
4.4.1規(guī)劃問卷調查表的使用
4.4.2寫下問題
4.4.3在問卷調查表中使用標度
4.4.4設計問卷調查表
4.4.5整理問卷調查表
4.5小結
復習題
問題
小組項目
參考資料
第5章信息收集:非干擾性方法
5.1采樣
5.1.1采樣的必要性
5.1.2采樣設計
5.1.3決定采樣規(guī)模
5.2調查
5.2.1分析定量文檔
5.2.2分析定性文檔
5.3觀察決策者的行為
5.4觀察物理環(huán)境
5.4.1結構化環(huán)境觀察
5.4.2應用STROBE方法
5.5小結
復習題
問題
小組項目
參考資料
第6章敏捷建模和原型化方法
6.1原型化方法
6.1.1原型的種類
6.1.2原型化方法是系統(tǒng)開發(fā)生命期的一種替代方案
6.2原型的開發(fā)
6.2.1開發(fā)原型的準則
6.2.2原型化方法的缺點
6.2.3原型化方法的優(yōu)點
6.2.4使用COTS軟件進行原型化
6.2.5用戶在原型化方法中的角色
6.3敏捷建模
6.3.1敏捷建模的價值和原則
6.3.2敏捷建模的活動、資源和實踐
6.3.3敏捷開發(fā)過程
6.3.4從敏捷建模中吸取的經驗教訓
6.4敏捷建模與結構化方法的比較
6.4.1改進知識工作效率:SDLC與敏捷
6.4.2組織改革中固有的風險
6.5小結
復習題
問題
小組項目
參考資料

第三部分分析過程
第7章使用數據流圖
7.1需求確定的數據流方法
7.1.1數據流方法的優(yōu)點
7.1.2數據流圖的使用規(guī)范
7.2開發(fā)數據流圖
7.2.1創(chuàng)建上下文圖
7.2.2畫圖0(上下文圖的下一層)
7.2.3創(chuàng)建子圖(更詳細的圖層)
7.2.4檢查數據流圖中的錯誤
7.3邏輯數據流圖和物理數據流圖
7.3.1開發(fā)邏輯數據流圖
7.3.2開發(fā)物理數據流圖
7.3.3分割數據流圖
7.4數據流圖實例
7.4.1開發(fā)業(yè)務活動列表
7.4.2創(chuàng)建上下文級數據流圖
7.4.3繪制圖0
7.4.4創(chuàng)建子圖
7.4.5根據邏輯數據流圖創(chuàng)建物理數據流圖
7.4.6分割物理數據流圖
7.5分割Web站點
7.6使用數據流圖進行溝通
7.7小結
復習題
問題
小組項目
參考資料
第8章使用數據字典分析系統(tǒng)
8.1數據字典
8.2數據存儲庫
8.2.1定義數據流
8.2.2描述數據結構
8.2.3邏輯數據結構和物理數據結構
8.2.4數據元素
8.2.5數據存儲
8.3創(chuàng)建數據字典
8.3.1分析輸入和輸出
8.3.2開發(fā)數據存儲
8.4使用數據字典
8.4.1使用數據字典創(chuàng)建XML
8.4.2XML文檔類型定義
8.4.3XML schema
8.5小結
復習題
問題
小組項目
參考資料
第9章過程規(guī)范和結構化決策
9.1過程規(guī)范概述
9.2結構化英語
9.2.1編寫結構化英語
9.2.2數據字典和過程規(guī)范
9.3決策表
9.3.1開發(fā)決策表
9.3.2核驗完備性和正確性
9.4決策樹
9.5選擇一種結構化決策分析技術
9.6小結
復習題
問題
小組項目
參考資料
第10章基于UML的面向對象系統(tǒng)分析與設計
10.1面向對象概念
10.1.1對象
10.1.2類
10.1.3繼承
10.2CRC卡片和對象思考
10.3統(tǒng)一建模語言的概念和圖
10.4用例建模
10.5活動圖
10.5.1創(chuàng)建活動圖
10.5.2活動圖的存儲庫項
10.6順序圖和通信圖
10.6.1順序圖
10.6.2通信圖
10.7類圖
10.7.1方法重載
10.7.2類的類型
10.7.3定義消息和方法
10.8增強順序圖
10.8.1Web類實例
10.8.2順序圖中的表現、業(yè)務和持久層
10.9增強類圖
10.9.1關系
10.9.2泛化/特化圖
10.10狀態(tài)圖
10.11包和其他UML制品
10.12UML實踐
10.13使用UML進行建模的重要性
10.14小結
復習題
問題
參考資料

第四部分設計基礎
第11章設計有效的輸出
11.1輸出設計的目標
11.1.1設計滿足預定目標的輸出
11.1.2設計適合用戶的輸出
11.1.3交付合適數量的輸出
11.1.4確保輸出的信息是必不可少的
11.1.5按時提供輸出
11.1.6選用正確的輸出方式
11.2將輸出內容與輸出方式聯系起來
11.2.1輸出技術
11.2.2選擇輸出技術所要考慮的因素
11.3認識到輸出偏差對用戶的影響
11.3.1識別使用的輸出方式所帶來的偏差
11.3.2在設計輸出時應避免偏差
11.3.3設計印制輸出
11.4設計屏幕輸出
11.4.1屏幕設計指導原則
11.4.2在屏幕設計中使用圖形輸出
11.4.3儀表板
11.4.4widget和gadget——改變桌面隱喻
11.5設計網站
11.5.1網站的一般設計準則
11.5.2網站設計的特定準則
11.6Web 2.0技術和社交媒體設計
11.7設計智能電話和平板電腦的app
11.7.1建立開發(fā)者賬號
11.7.2選擇開發(fā)過程
11.7.3原創(chuàng)性
11.7.4決定如何給你的app定價
11.7.5遵守規(guī)則
11.7.6設計圖標
11.7.7為app選擇合適的名稱
11.7.8設計應適用于各種設備
11.7.9設計app的輸出
11.7.10再次為不同的顯示方向設計輸出
11.7.11app的邏輯設計
11.7.12創(chuàng)建使用手勢的用戶界面
11.7.13保護知識產權
11.7.14銷售你的app
11.8輸出生產和XML
11.9小結
復習題
問題
小組項目
參考資料
第12章設計有效的輸入
12.1良好的表單設計
12.1.1使表單易于填寫
12.1.2達到預定的目的
12.1.3確保準確填寫表單
12.1.4設計的表單要有吸引力
12.1.5商業(yè)表單控制
12.2良好的屏幕和Web表單設計
12.2.1保持屏幕簡潔
12.2.2保持屏幕的一致性
12.2.3易于用戶在屏幕間移動
12.2.4設計有吸引力且令人愉快的屏幕
12.2.5在屏幕設計中使用圖標
12.2.6圖形用戶界面設計
12.2.7表單控件和數值
12.2.8隱藏字段
12.2.9事件響應圖
12.2.10動態(tài)Web頁
12.2.11三維Web頁
12.2.12Ajax
12.2.13在屏幕設計中使用色彩
12.3網站設計
12.4小結
復習題
問題
小組項目
參考資料
第13章數據庫設計
13.1數據庫
13.2數據概念
13.2.1現實、數據和元數據
13.2.2文件
13.2.3關系型數據庫
13.3規(guī)范化
13.3.1規(guī)范化的3個步驟
13.3.2規(guī)范化實例
13.3.3使用實體-關系圖確定記錄鍵
13.3.4一對多關系
13.3.5多對多關系
13.4主文件/數據庫關系設計指導原則
13.4.1完整性約束
13.4.2異常
13.5使用數據庫
13.6反規(guī)范化
13.7數據倉庫
13.7.1聯機分析處理
13.7.2數據挖掘
13.8商務智能
13.9文本分析
13.10小結
復習題
問題
小組項目
參考資料
第14章人機交互
14.1理解人機交互
14.2可用性
14.2.1設計不同用戶的認知風格
14.2.2HCI設計中的身體因素
14.2.3考慮人的缺陷、殘障和意圖
14.2.4實施良好的HCI實踐
14.3用戶界面的類型
14.3.1自然語言界面
14.3.2問答式界面
14.3.3菜單
14.3.4填寫式表單界面(輸入/輸出表單)
14.3.5選擇和評估界面
14.4設計智能電話和平板電腦的界面
14.4.1手勢
14.4.2警報、通知和查詢
14.4.3徽章
14.4.4語音識別
14.5對話設計的指導原則
14.5.1有意義的交流
14.5.2最小化用戶操作
14.5.3操作的標準化和一致性
14.6用戶反饋
14.6.1反饋的類型
14.6.2在系統(tǒng)設計中包含反饋
14.7電子商務的特殊設計因素
14.7.1獲得電子商務網站客戶的反饋信息
14.7.2輕松的電子商務網站導航
14.8mashup
14.9查詢設計
14.9.1查詢類型
14.9.2查詢方法
14.10小結
復習題
問題
小組項目
參考資料

第五部分質量保證和實現
第15章設計準確的數據輸入規(guī)程
15.1有效的編碼
15.1.1記錄某些事物
15.1.2分類信息
15.1.3隱藏信息
15.1.4揭示信息
15.1.5請求相應的處理
15.1.6編碼的一般指導原則
15.2有效和高效的數據獲取
15.2.1決定要獲取什么樣的數據
15.2.2讓計算機完成其余的事情
15.2.3避免瓶頸和減少額外輸入步驟
15.2.4從一個好的表單開始
15.2.5選擇一種數據輸入方法
15.3通過輸入有效性檢查保證數據的質量
15.3.1對輸入事務進行有效性檢查
15.3.2對輸入數據進行有效性檢查
15.3.3數據驗證過程
15.4電子商務環(huán)境中的數據準確性優(yōu)勢
15.4.1客戶自己輸入數據
15.4.2保存數據以備后用
15.4.3在整個訂單履行過程中使用數據
15.4.4向客戶提供反饋信息
15.5小結
復習題
問題
小組項目
參考資料
第16章質量保證和實施
16.1全面質量管理方法
16.1.1六西格瑪
16.1.2全面質量管理的責任
16.1.3結構化走查
16.1.4自頂向下的系統(tǒng)設計和開發(fā)
16.1.5使用結構圖設計模塊化系統(tǒng)
16.1.6面向服務的架構
16.2編檔方法
16.2.1程序操作手冊
16.2.2民間故事法
16.2.3選擇一種設計和編檔技術
16.3測試、維護和審計
16.3.1測試過程
16.3.2維護實踐
16.3.3審計
16.4實現分布式系統(tǒng)
16.4.1客戶/服務器技術
16.4.2云計算
16.4.3網絡建模
16.5用戶培訓
16.5.1培訓策略
16.5.2培訓的指導原則
16.6轉換到新系統(tǒng)
16.6.1轉換策略
16.6.2轉換時應考慮的其他因素
16.6.3組織比喻及其與成功系統(tǒng)的關系
16.7傳統(tǒng)系統(tǒng)和基于Web系統(tǒng)的安全考慮
16.7.1物理安全性
16.7.2邏輯安全性
16.7.3行為安全性
16.7.4電子商務的特殊安全考慮
16.7.5電子商務的隱私考慮
16.7.6災難恢復規(guī)劃
16.8評估
16.8.1評估方法
16.8.2信息系統(tǒng)效用方法
16.9評估公司的網站
16.10小結
復習題
問題
小組項目
參考資料
術語表
縮寫詞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