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語
前沿話題
新媒體對社會結構的影響
關于我國網絡陣地建設問題的思考
領導人形象:國家“軟實力”的高端表征--探析傳媒與國家領導人公共形象的互動傳播
堅持“二為”方向--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核心元素之一在網絡新聞傳播中的運用
“數據新聞”的制作流程與呈現工具
數據新聞:大數據時代新聞呈現方式的拓變
新聞工作“群眾路線”專題
解放區(qū)“大家辦廣播”的實踐研究
央視《感動中國》欄目的群眾觀分析
論地方電視臺新聞報道對群眾路線的踐行
新聞傳播史
對“1923年1月1日,哈爾濱廣播無線電臺開播”論證材料的意見--2012年8月28日在“中國第一座廣播無線電臺”論證會上的發(fā)言
民國時期宗教廣播的發(fā)展及其原因
紅色中華新聞臺的待解之謎--兼與嚴帆等同志商榷
“九一八”事變前后《盛京時報》抗日御辱言論研究
郭小川的《人民日報》記者生涯
新聞傳播理論
媒介主體的身份認同與未來想象--圖像在當今報刊中的地位與作用
試析新聞采訪主體的心理生活空間--以汶川地震央視直播報道為例
試論新聞發(fā)言人從職業(yè)化到專業(yè)化的成長路徑
論廣播電視預防與應對發(fā)泄型群體性事件的輿論引導策略
否認性報道的倫理問題
《求是》雜志2013年理論宣傳研究
新世紀環(huán)境新聞指導理念淺析--以中國新聞獎2004-2013年獲獎作品為例
關于國際話語權研究的思考--國際話語權研究回顧與述評
新聞傳播實務
關于馬航MH370客機事件報道的分析
故事與話語:人物類特稿敘事技巧透視
電視真人秀節(jié)目本土化芻議--以湖南衛(wèi)視《變形計》為例
從陳永洲案淺談消息來源的核實
《11度青春》系列微電影的敘事學探究
打造有思想的廣播--淺析網絡時代我國廣播新聞評論的發(fā)展變化
論電視廣告聲音藝術的作用
從“決定性瞬間”到“普通時刻”--新媒體語境下攝影形態(tài)的轉變
《南方周末》頭版報道敘事策略研究
實證研究
大學生微博的自我表露與自我期望形象研究--基于印象管理的SEM實證研究
基于移動終端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研究
老年電視節(jié)目功能提升策略研究
媒介心理學視閾下微博平臺負面信息特點及傳播效果探析--以新浪微博2013年12月份熱門話題為例
馬克思主義在電視傳播中的現狀分析與未來發(fā)展探討
青年大學生對主流媒體認知圖式的調查與分析--以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為例
傳媒文化與傳媒教育
新媒體人文精神的異化與救贖
從淘璞網的實踐看傳媒教育移動學習的未來
試論教育理念與教育電視傳播功能的對位
評述我國新聞教育初創(chuàng)時期的自由主義教育思想
網絡與新媒體
手機新聞客戶端的傳播過程探析--以搜狐手機新聞客戶端為例
傳統媒體微信話語方式的現實與可能:基于北京三家媒體微信訂閱號的分析
“微”時代廣播與微博的互動研究
也談網絡謠言的治理思維
眾聲喧嘩時代網絡虛假新聞的變異與治理
從“聚合新聞”看網絡新聞發(fā)展的趨勢
少數民族文化的數字化傳承路徑探究--以東巴文化為例
媒介經營與管理
打造最有影響力的體育文化傳媒基地--中國體育報業(yè)總社社長涂曉東訪談錄
跨國廣告公司在華發(fā)展趨勢及其影響
域外傳播
日本臨時災害電臺在突發(fā)災害時的作用及意義
解析美國鄉(xiāng)村媒體集團的成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