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特殊的印記
02歷史轉(zhuǎn)折的前奏 鄧小平在…
03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編年…
04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學概論…
騰方煒,許海清
05新視角讀元史
06誰該向中國懺悔:抗戰(zhàn)勝利…
朱小平
07新視角讀唐史
08當代中國史論:實證的知識…
劉建平
09中國當代民間史料集刊…
10粉墨江湖:卞家班暨杭嘉湖…
陸明
(明)徐樥修;(明)張澤等纂
暫缺簡介...
可購
朱玉湘主編
本書是為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五十五周年修訂再版的。書中從新中國的建立到…
李國祥,楊昶主編;黎邦正等編
本卷輯錄了明代四川的大量史料,包括:自然、政治、經(jīng)濟、軍事、人物、文化等…
林劍鳴著
靳德行主編
這次修訂在基本保持原書通史體例的基礎(chǔ)上,對原書的觀點、內(nèi)容、章節(jié)布局、內(nèi)…
唐寶林,鄭師渠著
1992年,河南人民出版社祝新剛先生同我談,他們準備出一套《20世紀的中國》,…
蕭一山著
《清代史》原名《清史大綱》,是蕭一山任教東北大學時的四川三臺著成的,194…
張啟華[等]著
中共十四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guān)于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問題的決議》指出:…
薄一波著
本書對1957年整風反右到“文革”開始前我黨20余件重大決策與事件進行回顧和反…
劉健清,李振亞 主編
此書作為高等學校文科和研究生教材奉獻給讀者。本書以政治思潮為主線,以專題…
(美)費正清著;陸惠勤等譯
本書為世界幼兒經(jīng)典故事集5歲卷:想一個人生活的小螞蟻。故事包括:不愿當狐…
邱石編
本書所選文章觀點正確,材料豐富、翔實。文字流暢、生動。本書作者多為黨史、…
思嘉著
中南海大清掃,香山公園大整修,雙清別墅迎來新主人。共和國在28響禮炮中誕生…
曉荻著
生死戰(zhàn),勝負手;黑暗與浩劫,光榮與夢想。1949,演繹中國歷史驚天動地的傳奇…
宋銀桂,凌志著
胭脂河畔,毛澤東開啟共和國開國步履。西柏坡,毛澤東預告新時代的來臨。進京…
林蘊暉著
本書分戰(zhàn)略轉(zhuǎn)軌篇、探索悖論篇、撥亂創(chuàng)新篇,收錄有關(guān)社會主義和中國社會主義…
《新周刊》雜志社編著
宋原放主編;陳江輯注
《中國出版史料:現(xiàn)代部分(第1卷)(套裝共2冊)》是一部大型的出版史料集,…
孫寶廷著
陳賡大將是我國杰出的軍事家,他卓越的軍事才能和顯赫戰(zhàn)功以及傳奇的一生,在…
謝雪華,佳木著
“首都”不守,羊城亡“羊”;溪口龍脈未能庇佑蔣介石扭轉(zhuǎn)乾坤,蔣家王朝踏上…
北京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著
本書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為指導,堅持辯證唯物主義與歷…
張朋園著
本書分背景分析、外力沖擊與心理轉(zhuǎn)變、政治的現(xiàn)代化、經(jīng)濟的現(xiàn)代化、社會的現(xiàn)…
張化,蘇采青主編
講建國以后的黨史時,人們常感到,一頭一尾容易,中間不好辦。頭七八年,新民…
山東省地方史志編篡委員會編
章開沅,張正明,羅?;?/a>主編;李文瀾著
《湖北通史:隋唐五代卷》力圖吸取學術(shù)界的研究成果,同時結(jié)合個人的研究,不…
張遠成著
《當代寧夏簡史》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簡史叢書之一。它是根據(jù)全國的統(tǒng)一部署…
(美)杜贊奇著;王憲明[等]譯
視野宏闊而不失精深,既能以全球眼光審視近代中國歷史,又能從關(guān)鍵之點切入,…
葛公尚[等]撰著;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
“中國少數(shù)民族現(xiàn)狀與發(fā)展調(diào)查研究叢書”是國家“九五”規(guī)劃哲學社會科學重大…
山椿著
本書內(nèi)容包括:揭開新中國反腐敗第一案內(nèi)幕,50年代后期毛澤東與周恩來的分歧…
肖思科著
本書內(nèi)容包括:歷史上撲朔迷離的“朱毛之爭”真相,楊振寧博士的中國情緣等?!?/p>
馬振犢主編
在本書的寫作過程中及完成后,臺灣政局與海峽兩岸局勢又發(fā)生了許多變化。對于…
姚同發(fā)著
三、一個中國的當代詮釋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這是兩岸關(guān)系的基本面。關(guān)于…
張江,鐘萬明,李萍主編
本書為紀念共和國50華誕而作。作者以飽滿濃郁的愛國主義熱情,深沉睿永的科學…
林聲主編
一、本書取名《中國百年歷史名碑》,是一部以圖助文、文圖并茂的中國近現(xiàn)代歷…
李慈健等著
本叢書系國家“八五”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國家“九五”重點圖書出版項目,由十…
于化民,胡哲峰著
景愛著
北京完顏氏遺族的存在,是一種十分偶然的現(xiàn)象。在金亡之后,皇族完顏氏主要聚…
張豈之主編;楊先材卷主編
本書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刀世紀教學內(nèi)容和課程體系改革計劃的研究成果,是…
(日)忽滑谷快天撰;朱謙之譯;楊曾文導讀…
《中國禪學思想史(上下)》內(nèi)容從論述印度禪學入手,進而論述禪學在中國的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