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一、我國歷史上最古老的一部史書——《尚書》
1.曲折的經歷
2.篇目和內容
3.極為珍貴的史料價值
4.注釋和版本
二、編年體史書的雛形——《春秋》
1.孔子與《春秋》
2.體例及內容
3.《春秋》三傳
三、商周以來史界的革命——《左傳》
1.眾說不一的作者
2.反映春秋霸主嬗變的歷史
3.文史價值并重
4.注釋
5.與《春秋》的關系
四、用對話形式寫成的歷史著作——《國語》
1.左丘明與《國語》
2.內容
3.史料價值
4.注釋和版本
五、一部游士演說的戰(zhàn)國雜史——《戰(zhàn)國策》
1.游士與《戰(zhàn)國策》
2.戰(zhàn)國諸雄的斗爭史
3.文學價值很高的戰(zhàn)國史料
4.補注及版本
六、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史記》
1.勤勉好學,忍辱負重的司馬遷
2.宏篇巨著,貫通古今的《史記》
3.文化史的豐碑,瑕不掩瑜
4.《史記》的注本和版本
七、斷代為史的先驅——《漢書》
1.班固、班昭兄妹與《漢書》
2.篇目和內容
3.價值
4.注本和版本
八、一部記載東漢歷史的著名史書——《后漢書》
1.博學多才的史學家范嘩
2.篇目和內容
3.價值
4.注本和版本
九、我國現(xiàn)存最早用紙抄寫的書——《三國志》
1.陳壽與《三國志》
2.篇目和內容
3.后人的評價
4.注本和版本
5.殘卷的發(fā)現(xiàn)
十、一部包含唐太宗心血的史書——《晉書》
1.房玄齡等人與《晉書》
2.篇目和內容
3.兩晉和十六國的珍貴史料
4.補注和版本
十一、由八部史書刪節(jié)而成的南北朝史——《南史》和《北史》
1.李延壽父子與《南史》和《北史》
2.《南史》和《北史》的篇目和內容
3.二史的得與失
4.二史的補注和版本
十二、一部衰而復興的唐史——《舊唐書》
1.亂世成書
2.篇目及內容
3.豐富而詳細的唐代史料
4.版本
十三、一部重修的唐史——《新唐書》
1.歐陽修與《新唐書》
2.篇目
3.獨具特色
4.版本
十四、失而復得的史書——《舊五代史》
1.《舊五代史》的編撰
2.篇目和內容
3.后人的評價
4.《舊五代史》的散失和重新輯出
十五、一部記載亂世之書——《新五代史》
1.《新五代史》的編撰
2.篇目
3.與《舊五代史》的比較
4.注本和版本
十六、編年體史書的新紀元——《資治通鑒》
1.作者
2.精湛的功力,非凡的成就
3.萬世流芳
4.注釋和版本
十七、典志體史籍的發(fā)展與完善——《文獻通考》
1.馬端臨父子與《文獻通考》
2.編撰和內容
3.豐富的史料,獨特的見解
4.考證和版本
十八、契丹族王朝的真實寫照——《遼史》
1.《遼史》的編撰
2.篇目和內容
3.特點
4.補注和版本
十九、女真族最早建立的政權錄——《金史》
1.《金史》的編撰
2.《金史》的篇目和內容
3.珍貴的北方民族史料
4.《金史》的校注和版本
二十、最為龐大的一部官修史書——《宋史》
1.《宋史》的編撰
2.篇目和內容
3.龐大而雜亂的宋代史料
4.補正和版本
二十一、編修時間最短的一部大史書——《元史》
1.《元史》的兩次編修
2.篇目和內容
3.最有價值的元代史料
4.補正和版本
二十二、15世紀的一部巨大的百科全書——《永樂大典》
1.浩大的修書工程
2.內容豐富的百科全書
3.主要價值
4.《永樂大典》的散失
二十三、編修時間最長的一部大史書——《明史》
1.《明史》的三次編修
2.篇目和內容
3.極為完善的官修史書
4.版本
二十四、中國古代三大工程之一——《四庫全書》
1.盛世修書人文薈萃
2.保存文獻銷毀禁書
3.七閣藏書歷盡劫難
4.歷史偉業(yè)文化瑰寶
二十五、誕生于亂世的清史初稿——《清史稿》
1.倉促而成的巨著
2.篇目和內容
3.頗有爭議的內容
4.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