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捭闔術
審察其所先后,度權量能,校其伎巧短長/2
陽動而行,陰止而藏;陽動而出,陰隱而入/ 13
以陽求陰,苞以德也;以陰結陽,施以力也/ 22
第二篇 反應術
以無形求有聲,其釣語合事,得人實也/ 30
故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也/ 42
未見形圓以道之,既見形方以事之/ 49
第三篇 內揵術
或結以道德,或結以黨友,或結以財貨,或結以采色/ 58
方來應時,以合其謀。詳思來揵,往應時當也/ 62
乃揣切時宜,從便所為,以求其變/ 66
得其情,乃制其術。此用可出可入,可揵可開/ 70
第四篇 抵罅術
可抵而匿,可抵而得/ 78
經起秋毫之末,揮之于太山之本/ 84
圣人見萌芽巇罅,則抵之以法/ 89
第五篇 飛箝術
凡度權量能,所以征遠來近/ 100
或稱財貨、琦瑋、珠玉、璧帛、采色以事之/ 106
用之于人,則量智能/ 110
第六篇 忤合術
化轉環(huán)屬,各有形勢/ 120
合于彼而離于此,計謀不兩忠/ 124
非至圣達奧,不能御世;非勞心苦思,不能原事/ 131
第七篇 揣術
度于大小,謀于眾寡/ 140
揣情者,必以其甚喜之時,往而極其欲也,其有欲也,不能隱其情/ 147
感動而不知其變者,乃且錯其人勿與語/ 151
故觀蜎飛蠕動,無不有利害,可以生事美/ 156
第八篇 摩術
古之善摩者,如操鉤而臨深淵/ 164
主兵日勝者,常戰(zhàn)于不爭、不費/ 171
故謀莫難于周密/ 175
第九篇 權術
佞言者,諂而干忠;諛言者,博而干智/ 182
口可以食,不可以言/ 192
故與智者言,依于博;與博者言,依于辯/ 197
第十篇 謀術
變生事,事生謀,謀生計/ 208
夫仁人輕貨,不可誘以利/ 213
愚者易蔽也,不肖者易懼也,貪者易誘也/ 217
計謀之用,公不如私,私不如結/ 224
第十一篇 決術
善其用福,惡其有患/ 236
圣人所以能成其事者有五/ 240
故夫決情定疑萬事之機/ 249
第十二篇 符言術 目貴明,耳貴聰,心貴智/ 258
聽之術,勿堅而拒之/ 264
用賞貴信,用刑貴正/ 271
第十三篇 轉丸(佚)
第十四篇 篋(佚)
本經陰符七篇
盛神/ 280
養(yǎng)志/ 281
實意/ 282
分威/ 284
散勢/ 285
轉圓/ 286
損兌/ 287
持樞中經
參考文獻/ 306